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同心共建美丽西关”征文选登:西关街,儿时的情结

时间:2013-08-07 07:54:54      字体:  打印  播放

王晓红

《今日竹溪》8月7日讯:我和西关街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趁着昏黄的灯光,约了几个儿时的玩伴一起走进西关街。看见一排排房子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拆字,心中不免多了一丝伤感。这个承载了我们儿时记忆的地方,就要离开我们了。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刻画着我们童年的乐趣,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录着我们儿时的欢喜,这里的墙壁、土地都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那时候,我们住在西关街。每家住的是小小的平房,房顶上是整整齐齐的瓦排成的,地面是很平滑的水泥地,墙面是用石灰粉刷的白白净净的。那时候,我们可以随意的从这一家野到那一家,不用爬楼梯,不用换鞋,不用着急把小伙伴家里弄脏了;那时候,我们可以在放学后,集中到一家写作业,写完作业还可以尽情的在客厅里跳皮筋,不用担心吵到楼下的邻居。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吃过晚饭,长长的街上总是会吹来悠悠凉风,奶奶会搬一把椅子坐在门口和邻家的爷爷奶奶们家长里短;爸爸则喜欢和那些爱好下象棋的棋友们切磋两把;妈妈则在自家的小店里和她的姐妹们聊聊天;我和姐姐在这个时间也总是能够自得其所,过家家,跳房子.......
过街就有一条河,那条河是我们儿时的水乐园,河水清澈见底,在那样透彻的河水里我们一起捉小鱼、螃蟹。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们捉了八十多只螃蟹,有个小伙伴告诉我们,螃蟹的钳子是可以用油煎着吃的,于是我们就一起动手了。洗螃蟹,拔钳子,烧油,下锅,加盐。除了盐味好像没有其他的味道,但是,却格外的脆。在我们的欢笑声与咯吱声中,我们把那些钳子吃完了。此后的很多年里,我都不吃螃蟹。因为一提到螃蟹,我就想到了那种味道。
一晃十年过去了,告别氤氲的旧时光,我已经从一个幼稚的孩子成长为一个青年,西关街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以它崭新的面庞迎接未来的岁月。面对拆迁,有伤感,但是更多的是欣喜,因为它在前进。


点击查看征文启事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