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奏响和谐乐章

时间:2013-08-05 09:36:05      字体:  打印  播放
——西关街改造和谐征迁纪实
征迁,一直被戏称为“天下第一难”,也曾让不少人“谈征色变”。
然而,西关街的征迁工作,却洋溢着快速推进、和谐有序的喜人氛围。不仅各“参战”队伍思想统一,冲锋在前,而且广大群众也给予了积极的支持与配合,呈现出众志成城、共谋征迁求发展的大好局面。
以人为本
把“不与民争利”作为工作信条
“群众利益无小事”。面对西关街征迁改造这张“考卷”,县委、县政府决策者明白,能否和谐征迁关键在于征收补偿方案群众是否认可。为此,县委、县政府一方面组织人员到襄阳、重庆等周边县市学习先进经验;另一方面组织工作人员现场摸底、入户听民意,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征收补偿政策的制订上,由房管局牵头成立专门的补偿方案起草班子,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员执笔撰写,有时候为了一句话、一个词都要反复推敲。
安置补偿方案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去年118日,指挥部将安置补偿方案初稿下发到征迁居民手中,广泛征求建议。短短几天功夫,就收到反馈建议1300多条。
“这里面有很多合理化的建议,我们都充实到补偿方案里了。”房管局局长朱传明介绍。“而且在补偿方式上,采取了“产权调换”、“货币补偿”及“调换”与“补偿”相结合,对居民房屋的征收进行补偿和安置,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施惠于民。”
“对西关街居民的征迁安置补偿,只要有政策法规依据,我们都尽量给予补偿,补偿标准也比以往和其他同类地区高。”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吴立新告诉笔者。
阳光征迁
一把尺子丈量,一个标准对待
“没想到这次什么都公开,再等也没什么用,政策也不会放宽,今天就把协议签了吧。”728日,西关街居民李某主动来到前线指挥部,找到联系自己的包保干部签订征迁协议。
据包保干部介绍,刚开始李某决意不签征迁协议,无论怎么做工作都不行,一直在等待观望。原因很简单,就是等最后放宽政策,看是否藏有猫腻。
针对李某的顾虑,包保干部反复上门宣讲政策,展望发展前景,并公开承诺如果在补偿标准上不一样,所造成的差额由其包保队加倍补偿。
在半信半疑中,李某开始认真研读西关街改造的政策读本,时刻关注报、网、台等有关西关街改造的信息,每天在征迁户补偿信息公示栏前转悠,将自己与同类征迁户的补偿信息进行比对……可始终没发现什么猫腻。随着签协议的越来越多,他终于放弃观望,决定把征迁协议签了。
和李某一样,种种顾虑,种种担心,而焦点都集中在补偿安置政策上。如何把好事办好,如何彰显公平、公正,严把政策标准成了关键所在。
严把政策就要让群众知晓政策、监督政策、支持政策。为此,西关街改造工程一启动,指挥部就将西关街改造的政策法规全部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个征迁户手中;报纸、电视、网络、宣传车、宣传栏等多手段并用,全方位宣传西关街改造的有关政策规定、补偿标准;包保干部逐户宣讲,耐心解读政策,让政策深入群众心里。
在操作过程中,指挥部坚持“认定结果公开、补偿信息公开、签约流程公开”。实物认定实行“谁认定、谁签名、谁负责”。参与认定的业务人员、社区责任人、包保工作队长共同签字负责,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迁户代表作为廉政监督员全程监督;签约前,所有征迁户的补偿项目及标准全部上墙公示,大到门、壁灯、家具,小到马桶、洗衣池、花木……对公示有异议的及时调查核实,出现差错的更正、出现遗漏的补充、出现作假的追究;签约时,先由征迁户所在包保队填写协议,再由社区联系人签字确认,然后交指挥部审核组审核,最后由指挥长审定。
对于征迁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调整完善政策的,指挥部及时进行研判,对确有必要调整完善的,在依法、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完善,全部上墙公示,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意愿。
政策明白、程序公开、方案合理,解开了群众思想疙瘩。自西关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没有出现集体上访、群体上访事件。
有情征迁
最大限度为群众排忧解难
家住西关街的李治家里有8个人,搬迁后的过渡房对于他们8口之家来说太小、太挤,他希望能再找一套房子,方便接送马上就要上初中的女儿上下学,考虑到李治身体不好且还要每天在外靠拉货物挣钱,政协包保队李代胜每天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在实验中学附近给他打听房子,一次、两次、三次……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房子,李治在高兴的同时对包保队贴心的服务表示感谢。
“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征迁安置补偿政策,给我们居民提供的过渡安置房,安全、医疗、市场等服务点,我们都感到很满意,只要政府能按照悬挂的宣传横幅‘心中有群众,征迁为群众’、‘环境稳定,群众安心’、‘公平公正、群众放心’来办事,我们一千、一万个放心!”下岗职工王某在接到指挥部给他提供的过渡性安置房后高兴地说。
在征迁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尽可能方便群众、为群众服好务。指挥部把“前线指挥部”设在西关街社区,为群众提供最大程度便利。节假日期间,征迁工作人员很少休息,他们利用这样的契机更多地接触群众,为征迁户提供更方便的服务。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指挥部工作组和各包保工作队还相继推出电话服务,上门服务,尽量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一些怨言,多一些理解与支持。对有顾虑甚至抵触情绪的群众,分析查找其思想根源,帮助他们算经济账,不厌其烦的反复上门解释政策,从根本上打消他们的顾虑。
“在征迁过程中,老百姓遇到了问题、困难,能跟谁说?当然是我们。”常务副县长、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师利龙介绍说,此次征迁工作采取县直单位“五包”责任制度,即包宣传发动、包签订协议、包搬迁安置、包回迁安置、包社会稳定。“我们的征迁责任人同时也是维稳责任人。在思想宣传工作中,大家把办公室‘搬’进老百姓的家里,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倾听群众诉求,提前介入,将各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第一现场。”师利龙表示,除了想方设法解决那些群众关心的历史遗留和现实实际问题,征迁工作组还根据各征迁户实际情况,设身处地为征迁户着想,对征迁户搞好跟踪服务,解决实际问题、维护大局稳定、直到征迁户回迁为止。
“现在,前来这里吵闹的群众越来越少了,主动要求评估、认定、签订协议的被征迁户越来越多了,很多居民来了很客气,有的还为之前跟包保队工作人员磨了嘴皮子而感到不好意思,还专门来道歉。”前线指挥部安全维稳组组长如是说,“工作队贴心的服务,使民众对征迁改造西关街的满意率和支持率越来越高,真是真情服务赢民心啊。”(指挥部宣传组)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