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同心共建美丽西关”征文选登:西关老街 古韵新风

时间:2013-08-05 08:51:50      字体:  打印  播放

胡雪丽

《今日竹溪》8月5日讯:初夏时节,在被烈日烤晒了半月之久后,整个小城被一阵及时雨给清洗的干干净净。久未探访的西关街,现在一定也很美吧,那些熟悉可亲的声音一定正在随着风儿一路飘荡吧。带着一份小小的冲动,我手握四季形影不离的纸和笔,来到这个位于县城西边,让人久久眷恋的老地方——西关街。
来到西关桥头,远远的看到两家卖锅碗瓢盆的老板,正在柜台外面同前来买东西的人热情的打着招呼。
“热包子、碗儿糕、芝麻饼子……”紧挨着路口约50米的小店便是卖各种小吃的铺面。店老板看上去憨厚老实,熟悉的笑容在那开盖蒸笼的雾气中显得格外美丽。
踏着青石板继续向上,清新的空气送来一阵悦耳的奏乐声,循音望去,原来是临街缝纫店里,灰老爷子又正在怡然自得与他的老伙伴合奏着乐曲:一个陶醉的拉着二胡,一个轻轻的弹奏着钢琴,其神态是那么的闲适、安祥……悦耳和谐的音乐声让从街上路过的人不禁屡屡回头观望。
“每一段记忆,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时间、地点、人物组合正确,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忘记曾是何时在哪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感觉用在置身西关街灵魂中的我来说,却是感到恰如其分。
站在那斑驳淋漓的五峰山书院、黄州馆、湖南馆、西寺庙、河南馆、甘露寺等寺观会馆外静静倾听,不禁让人仿佛置身于嘈杂和繁华的寺观门外,感受到这当时是竹溪商业文化、地域文化的滥觞之地的热闹情景。
“西关改造将保持仿古原貌,传承明清风格,延续文化根脉……”我正在为西关街的世事变迁而感到甚是失落的时候,远处一辆贴着“西关街征迁改造工程宣传”的车子缓缓向路口驶来,随即,周边开始一片热闹:房屋改造后将保持古朴风貌,很美;到时候楼下有花园,舒服;我的铺面肯定要比现在红火……
晚霞火红,听着这些声音,我带着会心的微笑转身向来时的路口走去,临近西关桥头,一股浓郁的征迁改造氛围扑面而来:沿街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换去褪色的西关街改造宣传标语、招牌上的西关街规划效果图格外显眼、路边公示栏里的信息吸引着大批群众。


点击查看征文启事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