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绿色新村美如画

时间:2013-08-05 07:50:39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县“洁万家”活动综述
通讯员张官民李鑫

《今日竹溪》8月5日讯:
日前,省委、省政府召开“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以下简称“洁万家”)活动总结表彰大会,我县被评为全省“洁万家”活动先进县。
自去年12月“洁万家”活动启动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洁万家、惠万民”工作中心,以整治农村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促进生态文明为主题,始终把垃圾清运、保洁员配备和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建设作为活动的首要任务,全县“洁万家”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精心组织形成工作合力

全省“洁万家”活动电视电话会召开后,我县迅速行动,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四家”领导联席会、全县“洁万家”活动誓师会,全面传达贯彻省市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开展“洁万家”活动方案及措施,将“洁万家”活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狠抓落实。
去年12月3日,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市委书记周霁等领导在水坪镇宣布我县“洁万家”活动正式启动后,省水利厅、省邮政局和市纪委等14支省市帮扶工作队和县直298个工作组迅速行动,从解决农村“脏乱差”、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乡风文明入手,深入各驻点村农户家中,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村民所想、所盼、所需,以实际行动洁万家、惠万民。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洁万家”活动督办会,对“洁万家”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确保活动各项举措落到实处。活动开展以来,县“四家”领导分别深入联系乡镇召开动员会、帮扶共建对接会,指导活动开展,了解群众的心声,帮助制定具体的“洁万家”工作规划,为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乡、村和县直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美化家园活动。
“洁万家”活动主体是村民,要保持乡村清洁,培养农户爱卫生、讲文明的意识十分关键。省、市、县三级工作组进村入户,先后组织召开村党支部会、村组干部会、村民代表会2100场次。驻村干部将县委、县政府编印的5000本宣传册发放到全县所有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手中。通过以创评“十星级文明户”为载体,搭建活动载体平台,开展“道德讲堂”活动,营造“人人动手洁家园”的良好氛围。

结对帮扶只为群众获益

群众衡量干部的标准,就是看干部的作风实不实,是不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洁万家”活动成为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省、市工作队进村入户后坚持从实际出发,建立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发动每户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农户”评比活动,以奖促洁。针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和部分村庄历史遗留垃圾量大的现状,省水利厅工作队出资出劳帮扶联系5个村建设垃圾池12个,添置垃圾箱35个、垃圾桶300个,修建、维修、硬化断头路3100米,并向5个驻点村捐赠环境整治资金46.5万元。省邮政局驻点村通村路塌方,村民出行困难,该局工作队迅速筹集资金帮助维修,并打通断头路400米,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
县直帮扶单位主动进村入户,同乡镇、农户一起,重点实施了“十个一批”活动,即走访慰问一批农户、制订一批村级发展规划、清理一批陈年垃圾、建立一批农村保洁队伍、修建一批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硬化一批村组达院路、新建一批标准化的农户晒场、推进一批农户庭院绿化、筹建一批道德讲堂、开展一批“十星级农户评比”。省、市、县工作队先后收集整理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470多条,化解矛盾纠纷202起,并为670多户困难户、空巢户和退休老党员等送去慰问金。清理疏浚河道200余条8.3万米,加固堤坝4300米,全县累计清理垃圾1.67万吨。铺设污水管网28公里,建成沼气池600余户,建设人工湿地13个,建成16个乡镇垃圾填埋场、6个联村垃圾填埋场,全县布设垃圾桶10000余个,移动垃圾箱500余个,配备垃圾车60台。硬化通组达院路50公里,新建晒场2563户9.8万平方米。我县先后栽植苗木80余万株,通过庭院绿化,将使“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变成现实。

探索机制保障长效运行

村庄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靠打扫一次卫生、清运一下垃圾、清理一下河道就能一劳永逸的。要使农民长久受益,保持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期洁净须建立乡村保洁长效机制。
为使农村垃圾卫生有人抓、有人管,我县在305沿线乡镇成立了乡镇建设管理办公室,核定2至3名工作人员,专门从事环境卫生整治和对环卫人员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并分别按照一定的比例,在集镇、中心村、自然村配备专职保洁员,负责辖区垃圾清扫和垃圾箱(桶)、垃圾清运车管理。为确保“洁万家”活动能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我县还探索建立了检查督办和资金激励机制。一方面,从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县农办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采取不打招呼、随即抽查的方式,到乡镇、村开展巡回检查。重点检查驻村工作队在村工作时间、驻村工作队员民情日记、工作队遵守纪律情况,走访老党员、老干部、返乡农民工、生活困难群众,对活动开展不力的单位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到位,并将检查验收结果作为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财政奖补、资金整合、农民出资、社会捐赠、工作队帮扶等方法,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推进“洁万家”活动深入开展。通过政府补、村级筹、农民出等办法,筹集后期长效运行经费,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体系,全力打造亮丽、洁净的新农村。
好风凭借力。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授予我县实施“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战略大旗。“洁万家”活动是助推绿色崛起的一项重要载体,必须巩固活动成果,必须长抓不懈,真正引导农民通过“一事一议”、制定“村规民约”等形式,建立健全和不断创新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逐步实现村民“个人卫生好、庭院清扫好、物品整理好、垃圾分类好、设施管理好、畜禽圈养好”的目标,为实施“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战略增添更大的动力。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