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征文:发展生态旅游 实现绿色崛起

时间:2013-08-02 07:55:45      字体:  打印  播放


点击图片查看征文启事


许祖胜

《今日竹溪》8月2日讯:竹溪,本来就是一个山水交融,美丽动听,绿色象征,充满梦想的地名,故有中国绿谷,山水画廊,天然氧吧,养生天堂之美誉。绿色只是基础,崛起才是关键,如何才能崛起,笔者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
竹溪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十分明显。一是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竹溪境内有我国中东部切割最深的峡谷“十八里长峡”,世界上历史最早的古长城遗址“关垭子古长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采皇木遗址、甘氏宗祠,国家级森林公园偏头山森林公园。古寺庙、古盐道、古民居、古山寨、古馆驿遍布各地,溶洞、天坑、峡谷数不胜数。二是有十分丰富的生态旅游产品。洁净的山水,优良的环境,孕育了良好的物产,成为全国500个资源富县之一。茶叶、楠木、中峰米自古便是朝廷贡品,史称“竹溪三贡”。大量的原生态产品,品类繁多,质优价廉,为旅游业提供了优良的“购”要素。三是有历史悠久的生态旅游文化。我县茶文化、古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庸巴文化、古盐道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汉民族文化之母的向坝民歌,全国唯一的山二黄剧种被列入国家非文化物质遗产名录,据传真武大帝在偏头山修道成仙后移居武当山,佛教第十三代高僧印光大师曾习经讲法于莲花寺,世界僧王悟明法师8岁开始在观音阁出道修法。四是有口味纯正的竹溪特色美食。竹溪饮食风味南北兼蓄、东西共融,形成了辣而不烈、麻而不剧、酸辣可口、香鲜适度的特色风味,食者无不称好。 竹溪蒸盆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溪泡菜、盐菜、豆腐乳、豆瓣酱、魔芋豆腐、农家蒸盆、神仙豆腐,以及碗儿糕、糖酥饼等等,都是极具竹溪特色的美食。
虽然竹溪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但对外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强,主流文化品牌还没打响,旅游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旅游商品研发深度不够,综合效益和带动发展优势不够明显,加快生态旅游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如何发展生态旅游,笔者提出几点看法。
首先,要坚定发展生态旅游信心,营造生态旅游发展氛围。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竹房城镇带、“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等发展战略,为我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引导全县上下增强生态旅游意识,确立抓发展首先要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旅游,抓旅游就是从根本上抓发展的观念。继续举办饮食文化旅游节暨烹饪大赛,加力开发竹溪特色饮食、生态食品,使竹溪饮食走向产业化;鼓励宾馆、酒店、农家乐开发竹溪特色的饮食,发展壮大生态养生系列膳食,把“吃在竹溪”的名气推广出去。要设立生态旅游标志。城区和305省道沿线设立进入景区景点的标志牌,如楚长城风景区,敖家坝观光园,画屏烟雨漂水岩风景区,偏头山风景区等。要大力倡导本地游,让广大市民通过本地游在了解竹溪、热爱竹溪的同时,增强信心,推广竹溪,从而拉动外来游 。
第二,抢救挖掘生态旅游文化,提升景区景点的软实力。一个景点的硬件再好,但如果没有文化内涵是没有生命力的,景区是由景点构成的,景点要有典故,有奇闻轶事。比如我们经常陪客人到关垭,但到关垭到底看什么?笔者认为到关垭起码有五个看点,就是感受朝秦暮楚,漫步千年长城,穿越松林长廊,探迷神秘古墓,亲临红色硝烟。使游客来有看头,回有念头。当前要抢救挖掘地域文化。从服务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出发,以本县文化人士为主,组建地域文化研究协会,着重开展以十八里长峡、偏头山森林公园、鸡心岭为代表的山水文化研究工作,以关垭楚长城遗址、西关街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研究和挖掘工作,以贡茶、贡米、贡木为代表的贡产文化抢救和挖掘工作,以山二黄、向坝民歌、丰溪民间故事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抢救、整理工作,以竹溪风味小吃为特色的饮食文化整理挖掘工作,收集、整理出一批优秀地域文化成果。
第三,继续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围绕品牌办好生态旅游。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品牌,如郧西的七夕文化,竹山的女娲文化,房县的诗经文化,丹江的水都文化,等等。而我县至今没有文化品牌的定位,经过近几年的多次研讨,“朝秦暮楚”的文化品牌定位是比较合适的,具有唯一性和地域性。要围绕“朝秦暮楚”打造系列活动,带动生态旅游。
第四,做好生态旅游开发工作,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当前,应抢抓市委、市政府授予我县绿色崛起示范县这面发展大旗的机遇,从高端着手,聘请高规格的资深规划机构,量身定做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尽快编制出我县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好3至5年内我县应开发建设的重点旅游景点详细修建性规划。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克服贪大求洋、舍近求远的思想,先将城区附近305省道沿线的景区景点打造和包装,形成合理的旅游线路,以城区为中心,上游关垭楚长城、敖家坝,画屏烟雨漂水岩,甘宗祠,龙坝湿地公园;下游大石门,金鱼岛;近游地母庙,九里岗,偏头山,鄂坪水库,龙王垭茶园;远游十八里长峡,万江河。充分体现山水旅游、森林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生态特色。要抓好旅游示范乡镇和旅游名村建设。从全县生态旅游基础和建设情况看,蒋家堰镇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境内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有家喻户晓的“朝秦暮楚”,有历史悠久的长城遗址,有繁荣古今的露水集,有画屏烟雨蜂王庙,有仙气显灵的香龙观,有美丽传说的踩新桥,有佛教圣地莲花寺,有十分传奇的弓弓桥,还有很多现代人造景观,可以说是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当然,向坝、丰溪、桃源、新洲、鄂坪等乡镇也有很好的条件发展旅游。
(作者单位:竹溪县物价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