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君
《今日竹溪》7月29日讯:到竹溪县,西关街是一定要去的!
早就听身边的人说,竹溪西关街是一处人文厚重的地方,积淀着浓浓的楚文化和竹溪历史的痕迹。
周末,我没有约人,独自一人穿过关垭古长城,走进竹溪。在蒋家堰镇时,沿路的金银花已经开了,有着淡淡的香味,不浓,依然有味,我喜欢这种感觉。尤其是穿过关垭的时刻,内心里对楚文化更是多了几分敬意。我依旧记得前不久六省市党报记者省界行时,竹溪宣传部的同志谈及湖北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我想作为竹溪、作为西关古街将会引来更多的人关注和解读。
走进西关古街,可以说我还没有完全的准备好,那种穿越时光的“旧”,沾满岁月的“旧”,首先给人的是一种宁静、自然、惬意和深沉。街上行人不是太多,大家都保持着静,与我一样的寻觅者,有好一些,其中不泛外国朋友,我想这就是西关古街,虽然离竹溪,离我们有一定年代,但是对于文化的理解,无论国人还是外来者都是一样,保持敬意。
青石板上,一道道印痕有些模糊,恰恰是这种模糊,才更显示出古街的韵味。街上的房子,依稀可以看到过去的缩影,这让我想起了那句成语,那个典故, “朝秦暮楚”,这句成语在关垭长城谈及的最多,每每有朋友、文人到了平利,我都会带到关垭长城上,感受一下秦楚边关的风情。对于战乱较多的秦楚边关,西关古街的完整和保护的如此完美,让我陡增敬意。走着走着,下起了微微细雨,我不禁用余光扫了一遍来访者,让我敬重的是所有的人都有序的行走在古街上,没有人喧哗,没有人躲雨,仿佛完全就是为了在古街淋这一场雨一样。此时,我看了一远处的五峰山,葱郁的五峰山真像是一位智者,见证着古街的变迁。走出古街,竹溪河的水,将我带进了现实中,一些工人正在加紧改造古街,我的内心有种默默的期许,这就是在保持原状的情况下,经过改造后的古街,会更厚重,更像一本历史,记录着古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我在心中默默的许下约定,古街,我还会来的……(作者单位:陕西省平利县县委宣传部)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