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工作简报 第47期

时间:2013-07-25 09:06:55      字体:  打印  播放
2013720
农历613
竹溪县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竹溪实施旧城改造、推进城市经营系列报道之六
严把政策促公平
“没想到这次什么都公开,再等也没什么用,政策也不会放宽,今天就把协议签了吧。”7月7日,西关街居民李某主动来到前线指挥部,找到联系自己的包保干部签订协议。
包保干部介绍,刚开始李某决意不签协议,无论怎么做工作都不行,一直在等待观望。原因很简单,就是等最后放宽政策,看是否藏有猫腻。
针对李某的顾虑,包保干部反复上门宣讲政策,展望发展前景,并公开承诺如果在补偿标准上不一样,所造成的差额由其包保队加倍补偿
在半信半疑中,李某开始认真研读西关街改造的政策读本,时刻关注报、网、台等有关西关街改造的信息,每天在征迁户补偿信息公示栏前转悠,将自己与同类征迁户的补偿信息进行比对……签协议的越来越多,政策也丝毫没有松动迹象,他终于放弃观望,决定把协议签了。
和李某一样,种种顾虑,种种担心,而焦点都集中在补偿安置政策上。如何把好事办好?如何彰显公平、公正?严把政策标准成了关键所在。
“在西关街改造政策的把握上,我们坚决做到‘一把尺子丈量,一个标准对待’,绝不让老实人吃亏,更不会让不老实的人占便宜。”常务副县长、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师利龙表示。
严把政策就要让群众知晓政策、监督政策、支持政策,这是指挥部一班人的共识。为此,西关街改造工程一启动,指挥部就将西关街改造的政策法规全部编印成册,发放到每个征迁户手中;报纸、电视、网络、宣传车、宣传栏等多手段并用,全方位宣传西关街改造的有关政策规定、补偿标准;包保干部逐户宣讲,耐心解读政策,让政策深入群众心里。
在操作过程中,指挥部坚持“认定结果公开、补偿信息公开、签约流程公开”。实物认定实行“谁认定、谁签名、谁负责”。参与认定的业务人员、社区责任人、包保工作队长共同签字负责,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征迁户代表作为廉政监督员全程监督;签约前,所有征迁户的补偿项目及标准全部上墙公示,大到门、壁灯、家具,小到马桶、洗衣池、花木……对公示有异议的及时调查核实,出现差错的更正、出现遗漏的补充、出现作假的追究;签约时,先由征迁户所在包保队填写协议,再由社区联系人签字确认,然后交指挥部审核组审核,最后由指挥长审定。
对于征迁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调整完善政策的,指挥部及时进行研判,对确有必要调整完善的,在依法、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完善,全部上墙公示,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意愿。
方案合理、政策透明、程序公开、执行严格,解开了群众思想疙瘩。自西关街改造工程正式启动以来,不仅没有出现集体上访、群体上访事件,而且不少征迁户主动到指挥部签约,积极支持征迁改造工作。(指挥部宣传组)
移民局征迁协议签订工作全部完成
719日上午,移民局包保工作队与所包保的最后一户被征迁户在西关街改造工程前线指挥部签订了征迁协议,这标志着该局所包保的被征迁户已全部完成了签约手续,该局与包保户的征迁协议签订工作宣告结束。
自西关街改造工程包保工作开展以来,移民局包保队热情入户走访、认真宣传政策、细致锁定实物、严把政策程序,想方设法、设身处地为被征迁户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做到“上对指挥部负责,下对包保户负责”,实现政策与群众利益相统一,确保22户包保户的征收补偿协议签订工作顺利完成,为整个包保任务的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县移民局包保队将在包保户的过渡安置和回迁等工作中,继续全力以赴做好跟踪服务。(移民局包保队)
30家包保单位提前完成签约任务
近日,笔者从西关街改造工程前线指挥部办公室获悉,西关街改造工程119个县直包保单位中,已有档案局、老干部局、农投公司等30家包保单位提前完成签约任务,这标志着西关街改造征迁包保工作已取得重大突破。
自西关街改造工程启动以来,县直各包保单位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认真落实相关会议精神,严格按照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把包保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快速推进。工作中,坚持一把手负责,班子成员带队,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与西关街改造工程前线指挥部各工作组和城关镇干部团结一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放弃休息时间走村入户,宣传政策、测丈面积、锁定实物、完善手续、化解矛盾、解决困难,确保征迁工作快速推进。经过70余天的艰苦努力,征迁包保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截止718日,县直各包保队入户1494户,实物锁定1451户,签约1236户,搬家490户。目前,西关街改造工程整体征迁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指挥部宣传组)
汤守军:做好回访除后患
719日,天下着大雨,我们跟随人武部包保队队员汤守军一起,经过一段泥泞不堪的道路,准备前往家住减震器厂家属院内的王本华家,针对征迁包保工作进行回访。
“老王啊,在家没?我这个‘厚脸皮’又来啦!”还没进屋,汤守军就高兴地放大嗓门打起了招呼。
“哦!是汤主任吗?下这么大的雨,你咋又来了呢?”听到屋外汤守军的声音,王本华的妻子胡传秀从屋里探出头来问道。从她的言语和神色上不难看出,她对汤守军此时的到来感到有些惊诧。
“咋地,不欢迎我来啊?我可是时常惦记着你们!”汤守军说。
“老弟,咋这样说话,我是怕你太辛苦啊!你要愿意,我们惟愿你天天来!”胡传秀边带我们进屋边乐呵呵地说,“我们家里现在什么都好,多谢汤主任的关心。等过渡房安排好了,我们就搬家!”
在他们之间这番亲切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和谐征迁的魅力。
“把要搬走的东西收拾好。搬家的时候打电话通知我们,我们一定准时来帮你们搬家。”汤守军态度诚恳。
“汤主任你们就别操心了。为了我们这些包保户,你不管天晴下雨,不分昼夜,不论节假日地工作,我们已经感激的不得了。我和老伴儿在家也没啥事做,我们自己搬就行,不再给你们包保队添麻烦了。”胡传秀正说着,去外面买早餐的王本华回来了。“还以为我们签了协议,你们就啥都不管不问了,没想到汤老弟把工作做的这么细致。看来,我们当初积极配合你们完善签约手续是很正确的!”他接过话茬儿,声音响亮地说,“我们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能随时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解除民忧、惠及民生的干部。西关街征迁工作中,希望有更多的包保干部像你一样,持之以恒地为被征迁户做好跟踪服务!如果谁要说汤主任的工作不扎实,我老王第一个为你打抱不平。”幽默诙谐但又充满真情的话语逗得满屋子人都笑了起来。
生活中,在大家眼里汤守军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工作上,在被征迁户心中他是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干部。
家住减震器厂家属院内的另一名包保户李明秀,丈夫在多年前就去世了,家里就他和刚刚退伍的儿子。在详细了解李明秀的辛酸经历和家庭困难后,汤守军多次自己掏钱前来慰问其母子。签订协议期间,大大小小的事情一直都是他帮忙跑路。他并且承诺:虽然协议签了,但他仍然会随时关注李明秀一家生活情况。如果有什么困难,他一定会尽全力帮助。今天,汤守军特意又一次来到李明秀家进行回访。李明秀情不自已地说:“同这样心细的干部打交道,就是有再多的不情愿,你也会积极配合他的工作。有的被征迁户担心这担心那的,我倒认为,有汤主任这样说话算话的干部,我们没什么好怕的!”
面对包保户的夸赞,汤守军也道出了心里话。他说:“做征迁改造工作,不能满足于签协议、搬家等环节,还要关注居民新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所以必须做好跟踪、回访工作。这样既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又可排除矛盾隐患。”(指挥部宣传组)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指挥长、副指挥长
审 签 :喻泉源 编 辑:田光礼余志雁
投稿信箱:zhxxgj2013@163.com 联系电话:2732739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