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雪丽 通讯员 余志雁)自宣传组在各媒体、网站和《西关街改造工程工作简报》上推介先进典型以来,多名包保队员和前线指挥部工作人员先后向记者举荐,请求好好宣传一下城关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罗运江。近日,记者专程对他进行了采访。

拥挤的办公室里,他虽然汗流浃背,但仍然忙得不亦乐乎。 “其实每天这样紧紧张张的忙活,虽有些辛苦,但每做完一件事儿,心里感觉很舒坦。”他一脸微笑地说。
他的话音刚落,办公室的其他工作人员们都情不自禁地纷纷向我们介绍他的事迹。“罗部长绝对是西关街改造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之一,他做事的作风,着实值得我们学习。”“这几个月可把罗部长忙坏了。他既要负责镇上垃圾处理厂进厂道路修建工作,又要倾心抓好消防、征兵等工作,还要重点做好征迁包保工作。他每天早晨七点过来,晚上九点才能下班。”“罗部长不仅是人武部包保队队长,还是中医院和安监局包保队的总队长,三个单位一共有38户包保户。他带领我们认真分析情况,针对不同的包保对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真正做到听民声、察民情、解民难。因此,7月10日这一天就有14户被征迁户要求签订征迁协议。这样的工作成果让我们乐开了花!”

“虽然征迁工作不好做,但包保队里有这样一位模范带头的好干部,我们做起事儿来浑身都带劲儿!”正赶来找他协调工作的人武部包保队员李相耀感慨万分地说。
自西关街改造工程启动以来,罗运江一直把征迁包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深入群众,了解民心,宣传政策,化解矛盾。以一颗公仆之心关注西关街居民的思想动向,关心被征迁户的切身利益,关爱被征迁户中特别困难的家庭。用真切的话语去打开群众的心扉,用真情的服务来赢得被征迁户的理解与支持,用真心的付出解决工作上的难题。邹维奎和他的妻子都是县城某建筑工地上工人。他们每天早上六点出门,晚上七点才回家。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工作,罗运江总是抽他们晚上下班时间到他家做工作。一次做不好,两次,三次......他不辞辛苦,毫不退缩,终于与邹维奎一家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征迁协议。

在得知杜修丽签订征迁协议后要急着赶回广州上班,罗运江冒着酷暑到杜修丽家帮她搬家。“我们一家对包保队员的贴心服务非常满意,我们很感谢他们,尤其要谢谢罗部长。”杜修丽的婆婆感慨地说。
“目前,我们签订协议的总任务已经完成了80%,这不是包保工作队中哪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队员精诚团结、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与每一位包保对象的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虽然每天东奔西走、加班加点地工作,有时感觉很累,但一看到我们现在所取得的工作成效,一想到西关街居民几年后的美好前景,心里却是非常快乐的。”罗运江笑着说。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