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贡木林的义务“守护神”

时间:2013-07-27 20:42:10      字体:  打印  播放

在竹溪县新洲乡,有一支义务守护贡木林长达20多年的队伍,被人们称为贡木林的义务“守护神”,他们就是竹溪县新洲乡烂泥村支部书记翁定奇等三十几位村民。
2010年8月,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及有关专家深入竹溪县新洲乡就楠木林进行专题采访和考证。楠木,是一种极高档之木材,其色浅橙黄略灰,纹理淡雅文静,质地温润柔和,无收缩性,遇雨有阵阵幽香,为我国特有,是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据嘉靖史料记载,建造北京故宫午门、阙左右门、左右顺门和西六宫之一的永寿宫都是采用该乡的楠木,故称“贡木”。该乡所产楠木属金丝楠木,在我国22属324种楠木中最为名贵,被誉为中国木材瑰宝,是国家2级重点保护植物,现成片楠木林仅有竹溪县新洲乡烂泥湾村一片,面积约8亩,共144株,胸径10厘米至100厘米,生长时间在400年以上,其中最粗壮的一株楠木,有三人合抱粗,树高30多米,专家判定树龄至少在500年以上。
烂泥湾村位于竹溪县新洲乡最东部,紧邻竹山县潘口乡,属于潘口水电站库区。20多年来,为使如此稀有的瑰宝不受破坏,该村自发成立了一支三十多人的义务护林队,20年如一日,在没有任何报酬的前提下,默默守护着这片楠木林。20多年来,队伍中不断有人因为年老体衰而离开,但也陆续有人加入,淳朴的民风和坚定保护好楠木林的信念为这支队伍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这支队伍的人数每年都有增加。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就是烂泥湾村支部书记翁定奇,一个皮肤黝黑,四十多岁的汉子,他常对村民说:“楠木林是祖先留下来的遗产,是国家的瑰宝,没有保护好,我们就是罪人,我们就对不起祖先,对不起国家”。 在这里,义务保护楠木林已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责任。
该村植被繁盛,森林茂密,为使楠木林不受到火灾的威胁,这支队伍在每年的10月和12月都会定期在楠木林四周砍开五米多宽的防火隔离带,蜿蜒的防火带长达一千多米,时刻保护着楠木林免受火灾威胁。据翁定奇介绍,光砍这条防火带,三十几个劳力都差不多需要个把星期,不管农忙与否,每年两次砍防火带从来没有间断过。
每年冬天到来之前,为使贡木林不被冻坏,防止病虫害,这支队伍还会对这144株楠木刷上一层石灰浆。2011年夏天,竹溪县遭受百年一遇的干旱,大面积农作物叶黄枯株,甚至死亡,农田龟裂,饮水告急,有几株楠木也在严重的干旱中岌岌可危。看到这种情况,护林队伍里的田祥武等人在自家田地因干旱近乎绝产的情况下还每天挑水1公里多为这几株楠木送去“救命水”,要知道在农村,庄稼可是人们的命根子。他却轻描淡写的说:“庄稼没有了,下一季可以再重,要是楠木死了,那几百年的遗产就再也回不来了”。
72岁的谌贤昌是义务护林队里面年龄最大的一位,年龄大了,还在护林,子女都不放心,为了安全曾多次劝他退出队伍,他却不同意,“我虽然老了,做不了体力活,但是我时间多,可以多多巡视,防止别人的破坏”。近年来,慕名而来前来参观楠木林的人络绎不绝,每次别人进来,谌老汉都会再三叮嘱前来的人要注意保护楠木,不要伤害楠木,还经常对楠木林进行巡视。
因为楠木的稀有和特殊的用材价值,部分不法分子也打起了主意,2010年底,有四个以参观楠木的名义蓄意对楠木实施偷盗,刚好被外出骑摩托车回家的翁定奇撞了个正着,对方开始采用利诱的办法打算将翁定奇收买,可翁定奇始终正义言辞,对方见这招行不通,便来起了硬的,想威胁他,生性耿直,疾恶如仇的翁定奇一点也不畏惧,差点起了冲突,还好村民和派出所民警及时赶到,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楠木也未受到任何破坏。守护楠木林20多年之间,也不断有人找到翁定奇,说是有特殊用途,拿出很丰厚的回报,想通融几颗楠木,这一一都被翁定奇给果断的拒绝了,“只要我在,就别想动楠木一颗”,这是翁定奇对每一个前来打楠木主意人的第一句话。
2008年,竹溪县实施大规模通村水泥路建设,烂泥湾村地处偏远,因为地势的原因,出村的水泥路要经过楠木林,为使楠木林不受破坏,乡村两级反复更改线路,多次勘测,最终将原规划为6公里的全村唯一出行路,绕行了3公里。在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该乡多方争取资金,鼓励社会人士捐助,想尽了一切办法,最终顺利完成了该村的通村水泥路建设。
在翁定奇等义务护林者的保护下,20多年来,这片稀有珍贵的楠木林从未出现过死亡、被盗等现象,144株巨大的楠木傲然挺立,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
近年来,楠木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竹溪县新洲乡也在积极探索楠木林保护长效机制,在加强新时期群众教育过程中,该乡充分发掘翁定奇等人义务保护楠木林的事迹并全乡推广,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义务保护楠木林的行动中来,还组建了保护楠木林志愿者协会,目前会员已达到110余人。同时,该乡正在积极争取申报保护楠木林项目,拟筹资对生长在烂泥湾村境内的野生楠木林进行保护、研究和繁衍。项目争取成功后将新建专门楠木繁衍保护研究所,把10厘米以下的小树在现存天然林周围试种,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使这片楠木林总面积达到20亩。
随着潘口水电站的建成蓄水和新洲乡旅游大乡的目标确立,楠木林将被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使竹溪成片的千年楠木林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带上的一大亮点。在未来几年,竹溪县新洲乡将进一步加强楠木保护力度,大力开发楠木观光旅游,同时,合理科学开发楠木产品,使其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