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周清月结:增进福祉悦民意

时间:2013-07-19 21:07:12      字体:  打印  播放

通讯员 郭军 张吉权
“早晨7:20,新洲乡的广播会准时转播昨天的竹溪新闻,让百姓了解身边大事;晚上7:30,广场公园的舞曲会吸引集镇男女老少前来放松心情,愉悦身心……。”日前,新洲乡新发村村民桂绪斌讲述着集镇的生活,幸福之意溢于言表。
近年来,新洲乡为支持潘口水电站建设,经历了淹没区停建的桎梏、故土难离的阵痛、重建家园的艰辛等过程之后,通过全面推行“周清月结”工作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抓发展,努力增进百姓福祉,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惠农政策直达农户。该乡始终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和资金,严格程序、及时办理,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仅去年,通过“一卡通”社会化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近千万元。
保障机制日臻完善。今年以来,该乡进一步实施低保提标扩面工程,目前该全乡累计低保1408户2856人,五保218户246人,其中集中供养147人,实现了应保尽保;新洲乡被授予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中心福利院荣获2011年全市唯一一家省级模范福利院称号。全乡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15%,新农保参保率达100.94%。
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该乡合理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先后撤并4所小学,建设并投入使用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集初中、小学、学前教育为一体的新洲乡中心学校,完成3所学校校安工程建设,有效整合了教学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今年该乡78人初中毕业生,5人上市重点高中,23人上县一中,66人达县二中分数线,上线率为97.7%,位居全县第一,中考综合成绩位居全县第四名。
精神生活丰富多彩。该乡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普及和基层组织建设年为依托,在19个行政村分别建立了标准村级农家书屋,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免费向群众开放和借阅,提供各种种植、养殖等信息资料,及时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多方筹资兴建了集镇文化广场,添置文体器件10余套,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如今,在该乡跳广场舞、交谊舞已不在城市人的“专利”。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今年以来,该乡坚持以信访工作周清月结为载体,认真抓好信访每日上报、每周召开信访工作会议等制度,不断创新信访工作举措,强化信访工作力度,有力维护了全乡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明确联系村领导为信访工作主要负责人,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信访排查力度,每日由联系村领导督办,村支部书记具体负责将每日排查情况上报,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将矛盾化解的萌芽阶段。对全乡信访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及时梳理,对重大问题,在信访工作例会上提交信访工作小组,集中研究解决的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人,全力做好化解稳控工作。对发现和受理的各种信访问题,根据问题等级,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办结时间,下发限期办结通知书。在信访化解工作上,严厉打击拖延时间、敷衍群众等现象,让信访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和根治,有效防止重复发生和反弹的现象。截止5月底,全乡赴县以上上访25人次,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5%。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百姓福祉是工作的唯一追求。”该乡党委书记汪再体如是说。
据悉,今年上半年,该乡经济继续保持旺盛发展势头,前五个月完成经济总产值4300万元,国地税入库达110万元,招商引资近1000万元。目前, 7000余人的安全饮水,2000亩低产田改造、2000亩土地整理等一批极具带动力的项目纷纷落地生花,全年项目建设总投资有望突破4000万元,这些如数家珍般的可喜成绩必将推进百姓福祉再上新台阶。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