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溪宣记者胡雪丽
实施旧城改造、推进城市经营系列报道之四:
《今日竹溪》7月17日讯:“你们这些干部真是没话说,总是第一时间为我们解决困难,我要带头签订征迁协议。”5月21日,西关街改造工程刚刚启动,征迁户李治就来到前线指挥部办理搬迁事宜。
李治家共有8人,搬迁后的过渡房太小,他希望能再找一套大 一点的房子。得知这一情况后,负责西关街改造征迁工作的县政协包保队员立即为他找到合适居住的房屋。李治高兴地说:“包保队员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在西关街居住的征迁户,有商户、老年人、残疾人、困难户,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征迁的成败。为此,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要求包保队员与征迁户以心交心,设身处地考虑旧城改造给他们带来的不便,切实为他们提供人性化服务。
一切从群众角度出发,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该县在西关街社区设立前线指挥部,为群众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征迁工作人员抓住节假日期间多数征迁户在家的契机,向征迁户宣讲政策,提供贴心服务。各征迁工作包保队相继推出电话服务、上门服务,尽量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一些怨言,多一些理解与支持。对有顾虑甚至抵触情绪的群众,包保队员帮助他们算经济账,反复上门解释政策,从根本上打消他们的顾虑。针对一部分征迁户集中安排在过渡性房屋安置区,生活不便的实际,工程指挥部设立临时市场、医疗等服务点,为征迁户提供便捷服务。
为了不耽误西关街改造工程建设进度,常年在外打工的单身母亲付秀丽连夜从广州赶回竹溪签订征迁协议。当得知付秀丽急着返回广州上班,城关镇人武部部长罗运江冒着酷暑到付秀丽家,帮她搬东西、运家具。
民营办包保队员在走访沈传龙家时,发现他的母亲姚桂芝腿病发作,且患上严重感冒,于是为他家送上药品和补品,最后在前线指挥部出现姚桂芝拄拐携儿签征迁协议的感人一幕。
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情服务赢民心。指挥部工作人员及119个包保队300多名队员时刻以一颗公仆之心关心群众的疾苦,把群众当亲人,以真心换真情,真正做到“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获得了群众支持,保障了西关街改造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相关阅读:
系列一:科学规划留根脉
系列二:大员上阵强保障
系列三:创新思路破瓶颈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