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0日
农历6月3日
竹溪县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竹溪县实施旧街改造、推进城市经营系列报道之三
创新思路破瓶颈
竹溪经济穷困,是全国扶贫攻坚重点县,也是全省的财政补贴县。2012年,全县财政收入37652.81万元,可用财力勉强过亿,是典型的吃饭财政。而棚户区改造,讲的就是一个“钱”字。多年来,之所以“纸上谈兵”,其实就是为“钱”所困。
西关街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是竹溪县城市建设史上征地面积最大、搬迁人数最多、投资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近28亿元。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巨额建设资金从哪里来?穷县要想发展,小钱要办大事,没钱要办好事,是典型的两难选择。在极度困惑中,竹溪人积极开动脑筋,勇于破除思维定势,探索破解资金瓶颈的办法。
抢抓政策机遇。“近年来,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棚户区改造政策,从税收政策、市场融资、政企合作等多方面为西关街改造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难得的历史机遇。县委、县政府积极向中央申报补助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并逐步加大西关街改造的资金投入。”该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师利龙讲道,“县委、县政府主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土地出让收入中,按规定安排资金用于西关街改造工程支出项目。”
广开融资渠道。“竹溪县实施该项目工程,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市民参与’的改造方式,坚持‘依法改造、政企合作、分类处置、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借鉴其它省市县旧城改造的融资方式,采取‘政府+市场+社会’的融资渠道。”县政府党组成员、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吴立新在答记者问时说。据了解,该县的融资渠道具体为“九个一块”,即“政府补贴一块、政策减免一块、企业筹集一块、个人集资一块、市场运作一块、银行贷款一块、社会捐助一块、单位帮助一块、工程节省一块”。通过市场运作、公开招商,共有多家开发商报名参与竞争。之后依法进行招标,最终确定具有二级开发资质的铧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中标。市场运作,招商共建,为实施西关改造工程找到了融资的主渠道。
科学使用资金。竹溪县西关街改造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思路实施建设,将扶持资金与商业资本投入捆绑使用。资金使用过程中,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严格监督。“在该项目工程建设启动初期,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金支出和使用管理办法,并构建了三道防控资金混用、挪用和滥用等风险的防线。一是实行专户管理,设立西关街改造资金专户,统筹管理改造资金的收支。二是资金的支付须由各相关职能部门会签后方可实施。三是严格监督,即审计机关定期对资金进行专门审计。”前线指挥部财务室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创新思路,用活政策,广开渠道,市场主导,竹溪县成功破解了城市建设资金紧缺的瓶颈,为顺利推进西关街改造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挥部宣传组)
我县认真开展西关街消防安全整治
“6?29”西关街棚户区火灾发生后,我县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整治西关街消防隐患,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根据县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6月29日下午,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组织召开了火灾善后处理工作座谈会,县长助理、指挥部副指挥长吴立新主持会议,政法委、公安局、城关镇、消防大队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要求,消防部门一定要抓住这次发生火灾事故,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的有利时机,巧借此次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东风,深入开展消防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再次掀起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新高潮,努力促进西关街整体搬迁工作取得新突破。按照会议安排部署,消防大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展开行动。一是广泛开展消防大宣传活动。制作消防宣传标语横幅20条,悬挂在西关街及各主要街道路口等部位;利用各单位门上的LED屏宣传消防安全标语警句、防灭火及逃生的基本常识;举办一期消防安全电视讲话;在竹溪电视台播放“关于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全力排查整治火灾隐患”的通告,并在西关街和城区主要街道、路口张贴;安排一台消防宣传车,在城区大街小巷宣传消防法律法规、通告内容、防灭火基本知识;利用公园广场的大电视显示屏播放消防宣传片花、通告;利用移动、联通、电信的手机短信平台,发送消防安全标语警句、防灭火、逃生基本知识短信4万余条。二是由消防大队牵头,开展联合检查。抽调城关派出所、城关镇政府组成三个检查专班,对全县的公众聚集场所、西关街老城区的居住户开展地毯式的排查,从7月1日到7日共排查教育的个体工商户及居民达1000余户,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80余份。通过检查发现西关街存在的共性火灾隐患主要有:房屋建筑结构为老旧的土木结构且互相毗连;室内的电气线路老化、铺设不规范;室内生活用火用电与堆放的可燃物距离过近;存在在负荷较小的电气线路上拉接大功率电器;无备用的逃生通道而居住的居民老弱病残居多。针对此情,检查专班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宣教解释工作,使广大居民真正认识到火灾隐患的严重性、危险性;认识到县委、县政府实施西关街改造是为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生存、生活环境,是为老百姓谋福祉的一件大事,从而支持配合改造工作,群众积极签订协议。据统计,截止7月10日,西关街改造已签订协议1140户,搬家400余户。(县消防大队)
千余户被征迁户喜获最高签约奖
7月10日是争取3000元按期签约奖的最后一天,记者在西关街前线指挥部审核组看到,前来办理房屋面积补偿和附属物补偿审核的被征迁户络绎不绝,大家都抢着在这个时间节点办理各项手续,力争拿到最高签约奖。
作为我县最大的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同时也是我县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相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讨征迁事宜。7月4日,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根据整体工作推进情况,研究、拟定了“被征迁户7月10日以前签订协议奖励3000元,20日前签订协议奖励2000元,31日前签订协议奖励1000元和31日后签约不享受签约奖”的奖励政策。
为了落实好这一政策,加快征迁工作进度,指挥部要求各包保工作队,根据时间节点,深入细致的做好被征迁户的思想工作,耐心宣传征迁政策,讲明奖励时间节点,赢得被征迁户的高度关注和积极配合,动员其尽快签约,最大限度地维护被征迁户利益。同时,各工作组及时调整工作时间和方法,加班加点完成审核认定工作,全力做好签约服务工作。
据了解,截止10日,已完成审核1211户。其中,1140户已完成正式签约手续的被征迁户每户都将获得3000元的奖励。(指挥部宣传组)
王琼:要做就做最好
6月24日,县农办包保队在我县召开的西关街改造工程推进大会上获得了通报表彰。在短短50天的时间里,县农办包保队是如何率先完成征迁签约任务的呢?7月7日,我们专门对该包保队队长王琼进行了采访。
“要说我是典型,还真是给我戴了高帽子。在西关街征迁改造包保工作中,我们跟其他的包保队干部一样,严格按指挥部制定的征迁政策办事。要说典型,参加此次征迁包保工作的每位包保干部都是典型啊。”王琼很谦虚地说,“我们之所以能快速高效的完成协议签订任务,与我们单位领导的悉心指导、大力支持和征迁户的理解、配合是分不开的,这为我们包保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动力,减少了阻力。”
王琼在西关街改造工程前线指挥部的工作人员眼里是个‘闲不住的人’,在包保户眼里也是一个值得信任和尊敬的队员。
“王琼带领蔡雷在6月24日之前已经全部完成了10户包保任务,但他们却没有闲着,又一直利用休息时间帮我们起草西关街改造工程房屋征收的补充协议。”城关镇信息联络员李玉华如是说。
“我家房子刚装修,家里一切都还是崭新的,听说马上要征迁改造,心里辣辣疼,很不情愿。要不是王主任他们工作责任心强、认真细致,依我的心情,说破天也不会签协议。”在谈及自己签协议的事时,王正强略显激动地对我们说,“为了做通我家的思想工作,王琼和蔡雷上我家来来回回跑了不下几十次。在这期间,我特别感动的是,王主任考虑到我们租门面开烧烤店,于是他就带着蔡雷晚上赶过来,给我讲政策、谈规划。有几次来的时候刚好是周末,客人多,我们忙不过来,他们就帮忙给顾客倒茶拿菜,我们一家人都被他的举动感动了。不是常说‘就是一块石头,也有被捂热的一天’吗?我就是这块石头,带头在中药材家属楼第一个签协议的石头。”采访中,王正强这样描述着他对王琼做包保工作的感受和看法。
“我们单位虽然人少事杂,但为了服务西关街征迁改造工作,专门抽调了两名得力班子成员前来助阵。其中,王主任除了每天要做好西关街这边征迁工作外,单位办公室的事情也一样要忙活,每天都是超负荷地工作。”包保队员蔡雷介绍说。
王琼满怀信心地说:“为了不辜负包保户对我们的信任,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积极聚集各种正能量,力争把各项工作做到最好。”(指挥部宣传组)
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指挥长、副指挥长
审 签 :喻泉源 编 辑:田光礼余志雁
投稿信箱:zhxxgj2013@163.com 联系电话:2732739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