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悲剧发生

时间:2013-07-15 08:52:34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县加强暑期学生防溺水教育
(记者秋实)“贵家长:你好!近期,各地发生多起溺水伤亡等安全事故,请各位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行踪,切实做好孩子假期安全防范,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暑假。”12日,实验小学五()班学生胡思雨的妈妈收到了班主任汤艳平发来的一条短信。
连日来,汤艳平老师都在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登门家访等方式,与本班的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像汤艳平老师这样,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班主任,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提醒家长要防范孩子暑期安全。
暑假期间,是溺亡事件的多发时期。78日,县政府办公室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暑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防止学生溺水事故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严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要开展隐患排查,重点是地处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河流、池塘等周边地区的学校;要强化宣传教育,设立围栏安全警示标志以警醒过往行人,与家长联系提醒家长认真履行监护责任,采取蹲点和巡查等禁止学生私自进入危险水域;要密切配合协调,教育、水务、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特点,强化防范溺水工作措施。
早在暑期来临之际的629日,县教育局就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暑假期间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 ,其中一项就是要求:“各校在放假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游泳安全教育,认真落实‘五绝不一帮扶一学会’的防溺水的安全措施,严禁学生私自到江、河、溪、池、水库等水域野浴或游玩。”711日,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暑期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学校迅速落实“五个一”,即召开一次暑期学生安全再动员再部署教师大会、发放一封《再告家长书》、发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一次家访、学校给学生及家长发送一条安全短信、学校组织一次安全工作检查。
正是这样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防溺水事故宣传教育活动正在紧密为学生编制着“安全网”。
下河洗澡,险!联手救人,赞!
712日,丰溪镇到处传诵着一段村民联手救人的佳话。
11日下午6点多,丰溪镇村民明某,因挖了一天洋芋浑身是汗,就和四五个村民到一处叫滴水岩的地方洗澡,他衣裤都没有脱,一下就跳进一人多深的水里,没游几下渐渐力气不支,他慌忙招手,要下游的人救他。
当时其他几人因不会水,就在下游冲凉,眼见明某头在水面上冲了两下就没有动静了,连忙大声呼叫“救命”。路过的界梁村一个20岁的小伙子听到喊声,见情况危急,脱下衣裤,慌忙下潜游到他身边抓他的头发,没有抓住,就游了回来。
这时岸边的人已找了一截木杆,有人说,我们都不会水,你再去把他顺水拖起来,我们再拽上来。小伙子第二次下水,抓住明某的双脚,顺着递过来的木杆拉上岸来。这时明某已在水里溺了三、四分钟,眼见面部像白纸,舌头斜伸出嘴外,气息全无。还好,有一个经常看电视里救人过程的伙伴,忙按压其胸部;有手机的连忙打丰溪镇120急询救人方法,挤压胸部大约两分钟,只听明某轻哼了一声,恢复了心跳。
当救护车到来后,医生检查了他的身体,确认没有大碍后,人们这才舒了一口气。目前,溺水者已脱离危险,正在治疗中。
事后医生说:溺水者的最佳抢救时间为34分钟,明某68分钟抢救过来已是奇迹,真是命悬一线。(邓才明)
链接:溺水后如何急救?
多数溺水者被救起时已处于昏迷状态,如果抢救不及时,46分钟即死亡。这短短的几分钟是急救的黄金时间。
1.以最快速度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堵塞呼吸道。
2.尽快让溺水者肺内吸入的水自然流出,将溺水者腹部垫高,胸部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上来回走动或跳动;如溺水者为幼儿,可在水中进行倒水,可将其背向上,双手托住小儿腹部,高举过头,小儿口鼻应露出水面背向上,头脚下垂,让呼吸道的水自然流出。
3.把溺水者平放在地上,解开其衣扣和腰带;如无呼吸或脉搏也摸不到,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注意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比为41
胸外心脏按摩,方法是把手掌放在孩子的胸骨下端剑突以上(即胸部下正中处),进行冲击压迫,用力不要过猛,每分钟6090次,这样可以促使心脏排血到周身。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应持续进行到心跳出现并有自动呼吸为止,同时积极联系送往就近医疗单位抢救。
4.如脉搏很弱,并无呼吸,继续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短评:让溺亡悲剧不再重演!
每年暑假前后,我们总会看到全国各地关于溺亡事件的报道。每每听到类似报料,我们的心情都无比沉痛,这意味着,又一个生命逝去了。
在那些溺亡事件中,孩子已经去了,我们不能责怪孩子没有安全常识,毕竟他们还是孩子。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溺亡悲剧为什么总是时有发生?孩子溺亡难道真的无法避免吗?
孩子的安全,关乎家庭,关乎学校,关乎社会,安全教育不应成为一句挂在嘴边的空洞口号,它应当落实到每一个生活细节中,为年轻的生命建起一个个安全阀。
反思那一个个惨痛的溺亡事故,我们应该汲取教训:如果监护人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就不应该让孩子前往危险水域,即使去,也应由家长带着,毕竟成年人的安全意识更强,也懂得如何施救;如果孩子学到足够的安全常识,一个孩子已经落水了,其他孩子可以立即呼喊成年人前往营救,而不是盲目下水营救。也许,孩子出门前家长的一声简单叮嘱,就可以避免一次危险的发生;也许,竖一块警示牌子或将水沟回填,就能把一次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也许,路人一个好意的提醒,便能让辛苦操劳的父母免受丧子之痛;也许,家长的一次严厉批评,就能大大增加孩子心中的安全意识;也许……
时间不能倒流,生命无法重来。哀恸之余,我们希望那些惨痛的溺亡教训,能唤起更多人注意,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