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阔登
《今日竹溪》7月12日讯:西关老街是竹溪文化的鲜活标本,是一个不应该抹去的记忆。
每每漫步西关,总会让人体会到老街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深切地感受到,在现代生活的“夹缝”中,老街显得力不从心,其生存问题可谓并不轻松。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老街沧桑了,勿庸讳言,它破败,陈旧。但竹溪人没有将它们掩于历史的深处由它泯灭,而是思忖着它的未来,探寻着它的明天。随着老街改造工程的次递展开,无论是暂住在老街上的还是已经搬迁的居民,都对未来的生活满怀憧憬,心中勾勒着老街未来的风姿。
小巷、青砖黛瓦,板壁上斑驳的漆窗,檐阶下的石条、竹椅,临街的老店铺,石板巷里传出的闲适悠长的叫卖声,敦厚婉转的“山二黄”,这一切,早已融入人们的血脉,成为老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街历经600余年积淀生发出的别样意韵,竹溪人岂能轻易割舍?
即便风光没落、街景斑驳,老街依然是让本土乃至外地人都感到安心和欣喜的所在。所以,当前,老街的改造和保护才引得众人关注。对于老街的改造,必须做到拿捏有度,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把老街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充分发掘出来,才能达到保护与开发“双赢”。连通遥远的历史,延展无限的未来,让骚韵与时尚在新老街的上空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这才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
西关街当然老了,似一个皱纹满面、步履蹒跚的老祖母,但她仍然愿意热情地向我们诉说着她曾经的玉容佳颜。试想明朝,当她又复返倾城之姿时,淡扫峨眉,薄施脂粉,移步出帘,玉臂轻舒,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绰约多娇态,肯定会让世人意往神驰、引颈相望之!
改造整修只是过程,让老街的文化“延年益寿”,带动这条老街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目的。幽远深邃的历史老街,岁月让它褪去色彩,好时代却让它踏上蜕变之旅,重搏年轻的心,就让它伴着一阙优美的赋歌,魅力长存!(作者单位:武汉市武昌区卓刀泉特一号)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