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晓辉
《今日竹溪》7月12日讯:在全县启动“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之际,县政合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简称担保公司)完成增资扩股计划,资本金达到1.05亿元,单笔担保提高到1000万元,年融资担保总额可达到5亿元。作为我县唯一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融通资金,给力“绿色崛起”,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一、给力“绿色崛起”,要突出五大领域
融资担保支持重点,应突出我县五大领域中的“绿色”产业或企业(项目)。一是以水电、生物质能源、太阳能为主的新型能源工业;二是以茶叶、魔芋、茶食品、豆制品为主的绿色农产品加工业;三是以黄姜皂素、中药饮片等为主的医药化工产业;四是以土地治理(包括农产品基地、小流域治理、生态林建设等)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包括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批发市场)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五是生态旅游方面的相关企业和项目。
二、给力“绿色崛起”,要落实四项举措
1、发挥桥梁作用。一是架通“银企”桥梁,当好融资参谋,促进金融信贷产品与企业融资需求的对接。积极向银行推荐符合条件的申保企业,针对不同企业提出合理优化的融资方案,帮助企业建立可持续的“资金链”。二是架通“政企”桥梁,当好政策参谋,促进政府方面与企业对接。引导和帮助企业获得有效服务和政策支持,将企业提出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反馈给政府及有关部门,以求获得及时解决和最大支持。三是架通“企市”桥梁,当好经营参谋,促进“企市”对接。要结合受保企业自身经营特征,了解其上下游关联企业和关联产业情况,分析市场信息,从原料供应、适销对路等方面,主动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帮助受保企业解决原料紧缺和销路不畅问题。
2、践行“绿色”担保。在项目立项、评审、管理各个环节中,践行“绿色”担保理念。一是业务方向以“绿色”为主。公司内部经营层及业务人员要树立“绿色”优先的理念,在向银行推荐过程中,要将信贷产品引导到大力支持“绿色”上来。二是业务工作中“绿色”第一。要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作为选择项目的首要门槛,极力规避“三高”(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项目。对于没有通过环评的项目,不立项,不推荐,不介入。将环保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纳入保后检查重点,对受保企业不能落实增绿、护绿、生态保护措施的,要通过检查给予提示,或向环保等部门通报情况督办纠正。对受到环保处罚、要求整改的,停止受理或撤出担保。
3、转变服务观念。一是扶优也扶弱。对绿色企业(项目),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扶上马送一程。既要扶持重点、骨干、龙头企业,也要兼顾符合政策、规模小、起步晚、市场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给予担保服务,探索支持农村劳力转化和农副产品“走出去”的路子。二是做好保障工作。对绿色企业(项目),要给予优先保障,做到服务及时、连续,担保资金充足,政策优惠。三是要有所取舍。对于管理不善、经营难续的企业(项目),要及时退出。要善于引导资本、生产、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有序流动,鼓励企业“让贤”,支持企业间整合重组,淘劣培优,扶持壮大一批规模型、效益好的绿色企业。
4、提高服务效能。积极推进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环境的实施意见》(溪政发[2012]39号文件)的落实,有效解决申保企业免评估办理抵质押登记问题,减轻企业担保融资成本。要根据客户的资源条件和信用等级,设计灵活多样的反担保方案,引入土地使用权、山林权、应收账款质押等反担保方式,合规、快捷办理担保手续,为企业及时获得担保支持提供绿色服务通道。
三、给力“绿色崛起”,要理顺三层机制
“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担保公司要服务于这项长期工程,必须保证自身的长期发展。而一套科学健全、规范高效、有序运行的监管治理、决策管理、队伍建设机制,则是实现担保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是理顺信用担保监管和公司治理机制。恢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作用,减少担保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与监管会重复的职能部门数。此举符合减少政府干预、保护金融生态环境的精神,既有利于职能部门独立履行法定的监管职责,也有利于提高公司高层决策效率,从而提高担保公司运行效能。担保公司作为企业法人,以业务为主独立运行,接受监管会、“三会”(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合作银行、企业及社会的监督。优化股东企业户数,提高股东会决策效率。
二是理顺公司运行决策管理机制。制定完善公司“三会”的议事规则,明确“三会”的决策范围和职责。建立项目决策牵制机制,明确评审会、经营层各自的权限及职责。聘请环保、土地、科技、金融、企业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参与评审融资担保项目。经营层决定支持的项目,必须经专家评审会通过。按照业务运行规律和审保分离原则,结合行业监管要求,从明确分工和提高公司管理效率出发,科学合理设置内部机构。
三是理顺公司人事薪酬管理机制。目前,担保中心工作人员即为担保公司从业人员,专业人员少,且平均年龄超过41岁,处于展业乏力、青黄不接阶段。要加快建立一套有效的人才引进、从业培训、薪酬分配、待遇晋级等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梯级建设一支高效、精干、年轻、专业的担保队伍,以满足业务发展和服务“绿色崛起”对人才的需求。(作者单位:竹溪县政合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