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同心共建美丽西关”征文选登:节日的西关街

时间:2013-07-10 09:22:59      字体:  打印  播放

许祖胜

《今日竹溪》7月10日讯:在西关街上居住的人,追根问底,不是湖南老乡,就是江西老表,四川幺妹也不少,固而在这条街上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过的十分讲究, 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和元宵节,最为讲究,热闹非凡。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西关街春节气氛更加隆重,大年三十,西关街上每家每户都要贴上大红的春联和崭新的门画,挂上灯笼。除夕之夜,把西关街装扮得像似一条火红的巨龙,预示着新的一年好兆头。尤其是一幅幅春联,更为引人注目,留恋忘返。整个西关街简直就是一个楹联书法大型展览和竞赛,规模之大,作品之多。从大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无论是西关街的人,还是乡下进城的人,都被街上的春联所吸引。很多上年纪的人,穿着长布衫戴着老花镜,对每家每户的春联的平仄对仗和书法都要细细品味和欣赏。看到一幅好的春联,站在门前当着主人的面赞不绝口,使得主人高兴不已。当然,对比较欠佳的春联也会直言不讳,从而促进在西关街居住的人对春联和书法越来越感兴趣,一年比一年讲究,门前贴上一幅好的春联,成为一个家庭地位的象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县里文化部门还组织了很多次好楹联、好书法、好纸张“三好”春联的评选活动,获奖的春联都集中在西关街上,这与西关街爱好传统文化,沉淀的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的。
“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到了正月十五,西关街呈现一种火树银花不夜城的景象。大灯小灯,吊灯座灯,门灯窗灯,宫灯纱灯,方灯圆灯,孔明灯,走马灯,船灯、龙灯,式样各异,精彩纷呈,灯火辉煌。十五的灯不仅起到“亮”的作用,最主要的是体现灯的文化和主人的个性,有的把灯蒙上祥云、龙凤、喜鹊、荷花等图案,有的写上龙凤呈祥、太平盛世、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的金字书法,还有的将主人的姓氏张贴在灯笼上,如赵府、李府等,以展现主人的气派。
更具有西关街地方特色的还是龙灯和船灯,正月十五龙灯、船灯上街,是春节人们企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活动。龙灯飞舞,彩船招展,烟花当空,鞭炮声声,锣鼓喧天,唢呐阵阵,来自四面八方的龙灯、船灯汇集在西关街,人流如潮,居住在西关街的人们把早已准备好的烟花朝着赤膊上阵、手舞灯笼的小伙子不停地燃放。舞灯的小伙子也不断地表演出“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的花样动作,场面十分壮观。整个西关街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作者单位:竹溪县物价局)


点击查看征文启事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