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工作简报 第40期

时间:2013-07-04 11:14:21      字体:  打印  播放
余春存在西关街前线指挥部调研时强调
强化“三员”意识 实现和谐征迁
26日,县委书记余春存深入西关街前线指挥部,就西关街征迁改造推进情况进行调研。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长蒋波随同调研。
在听取征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后,余春存指出,西关街征迁改造关系到被征迁户的切身利益,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把事情看得全面一点、把困难解决得早一点、把矛盾处理得预先一点、把政策掌握得透彻一点,使征迁工作不断向预期效果靠近。
余春存强调,指挥部及各单位要当好征迁改造工作的“宣传员”。深入到包保对象家中,耐心地向他们讲解征收政策、补偿标准、合同条款及工作内容,及时宣传新政策、新要求,确保包保户及时、准确地了解征迁政策标准;要当好“协调员”。及时收集、整理包保户反映的意见建议,能解答的当场予以解释答复,不能解答的,书面报告指挥部,并及时向包保户反馈处理意见,确保包保户心无疑虑;要当好“服务员”。牢固树立“真情为民、真心助民、真诚帮民”的服务理念,对包保户提出的合理诉求,及时与指挥部和工作专班搞好沟通协商,把包保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勤跑腿,多动嘴,切实为他们服好务。此外,在做好政策法规宣传的基础上,要严格以政策为绳,按照征迁政策、标准执行,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做到不偏心、不偏情、不偏亲、不偏友,公正、公平、公开,依法、依规的做好征迁各项工作,实现和谐征迁。(指挥部宣传组)
明道成主持召开联系单位征迁推进会
625,明道成组织所联系的经信局、电信局、电网办负责人在电信局召开西关街棚户区搬迁工作推进会。
明道成在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后,提出了“五再”要求。一是思想再统一。各包保单位要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县委政府重大决策和指挥部的重大部署上来,不能有任何犹豫和侥幸心里,只能向前推进,不能松劲后退。二是认识再提高。早动就主动,晚动就被动;主动就好动,被动就难动;主动了心安理得,被动了出力不讨好。所以,要严把政策,宣传政策,争取工作主动。三是工作再落实。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对矛盾艰巨、问题复杂户,要深入细致分析,利用一切资源,开动脑筋,做好工作,巩固工作成果,一切工作往前赶,实物未锁定的抓紧锁定,未签定协议的抓紧签定协议,未搬迁的抓紧搬迁,工作落实进度要超时间节点进度。四是责任再强化。包保单位要动用全单位力量,主要负责人要深入调研,做好关键对象工作,集中思想,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抓好落实。五是士气再高涨。要一鼓作气,一如既往;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要克服困难,再加干劲,坚决做到不克堡垒不收兵,不完任务不收兵。张体辉杨巧燕)
西关街改造过渡房安置方案正式出台
随着西关街征迁改造工作的日益推进,过渡房安置问题成了当前人民群众和包保工作队尤为关注和关心的问题。近日,记者在西关街改造工程前线指挥部了解到,西关街改造过渡房安置工作方案已正式出台,这标志着西关街改造工程即将进入搬迁阶段。
西关街改造工程被征迁户过渡安置可提供房源共有大裕沟和东城角两处过渡房共1146套,目前根据工作队统计提供的情况和被征迁户申请,共需集中过渡安置815户。
为了妥善解决好征迁范围内被征迁户安置问题,方案提出,过渡房调配将按照公开公平、特殊群体优先、先签协议先选房、参考家庭人口调房和相对集中安置等五大原则。其中,特殊群体包括高龄人口(75周岁以上)和有残障、重大疾病患者的家庭。在安置过程中,以上两类群体以家庭为单位,由被征迁户提出书面申请,经前线指挥部审核认定,按照协议签订的顺序优先安置在东成角的190套过渡房和大裕沟处的158套二楼房屋中
西关街改造过渡房安置将按照确定房源、调配房屋、完善手续、组织搬迁四个步骤实施,具体调房时间为625日至75日,从75号开始组织搬迁。(指挥部宣传组)
农业局包保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农业局西关街改造包保工作队带来了两大喜讯,称西关街改造包保任务和局属单位搬迁任务全面完成。这意味着农业局西关街改造包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进展。
自西关街改造动员会召开后,农业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西关街改造工作专班,按照包动员、包搬迁、包安置、包回迁、包安全的工作原则,迅速深入包保户做好入户调查、政策解答、实物测量和锁定、协议签定等各项工作,确保农业局的8个包保征迁户于620日前全部签订征迁协议。另外,农业局对所属六个二级事业单位的搬迁工作,按照统一组织协调、统一标准、统一搬迁时限的要求和就近租房办公和合并办公的原则,使农科所(原种场)、魔研所、马铃薯研究所、农产品质检站及农产品质检中心等单位已于620日前做好了随时搬迁的各项准备工作。(田荣乡 张玲)
誓叫西城换新颜
——西关街征迁改造工作侧记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把西关街改造作为打造“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首要工程,抢抓国家改造城市棚户区的机遇,全力推进西关街征迁改造进程,让西关街早日旧貌换新颜,确保西关街居民早圆“安居梦”。
科学规划 延续竹溪文化根脉
竹溪西关街位于县城西边,据县志记载,始建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的西关街上古桥城楼鳞次栉比,寺观会馆林立。从县城古西城门进入西关街,依次建有五峰山书院、黄州馆、湖南馆、西寺庙、河南馆、甘露寺等,是当时竹溪最繁华的集市。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关街经历自然和社会的风雨后,房屋破乱不堪,寺观会馆保存无几,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安全隐患突出。针对此,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调研、反复考察、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决定从2013年起启动实施西关街改造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改造任务。
为保持传承明清风貌,延续竹溪文化根脉,在西关街改造规划上,县委、县政府按照“尊重历史、修旧如旧”原则,在城市中配建龙形水系,东西纵向修建明清一条街,修复湖南会馆、甘露寺、五峰书院等文化景点。房屋保留明清风格,由南到北、由矮到高形成梯次,按中高档景区标准打造,实现古典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配套建设休闲广场、亲水平台等基础设施及农贸市场、教育卫生等服务机构。建成后西关街将被打造成4A级景区,并将大仙山、楚长城等旅游景区有机串联起来,与鼓楼街、东门街、仿古街呼应、补充,成为竹溪县打造旅游县城的重要支撑,从而极大地促进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目前,西关街改造整体规划经该县相关会议和知名文化人士
多次评审,经规划部门多轮修改完善后报审通过。各小区的详细性规划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届时,西关街将成为浓缩地方文化、代表竹溪形象的标志性地区。
有情征收 破解“天下第一难”
旧城改造常被称为“天下第一难”,难就难在房屋征收。西关街住户、商户、单位错综交织,矛盾复杂突出,房屋征收难上加难。为此,在补偿政策的制定上,县委、县政府反复深入一线调研、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借鉴重庆、襄阳等地棚户区改造经验,然后反复讨论研究,并结合竹溪实际,制定了征收补偿政策,最大限度的让利于民。如:在对门面房的处理上,考虑到这是许多被征迁户的重要甚至是主要生活来源,因此按照征一补一的标准实行置换外,歇业期还给予适当的现金补偿;对临时建筑物,即使是已经超过允许使用期限,只要是按法定程序报建的,也给予适当补偿;对居民过渡期的安置,尽量考虑就医、上学等因素,努力减少征迁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在征迁过程中,始终坚持全程阳光操作,所有征迁户的住房面积丈量、评估、补偿标准、签订协议、安置房分配、选择次序全部上墙公示,接受监督。
科学、合理、有情的补偿方案,公开、公平、公正的征迁操作,赢得了西关街广大群众的支持。在入户征求村民意见过程中,一位老太太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我们就盼这一天了!安置补偿政策非常好,我满意,以前没赶上好时候,现在绝不能
错过这个好机会。”
创新模式 巧做“无米之炊”
西关街改造需征收居民房屋20多万平方米,建新房97万平方米,建街道及小区道路8万多平方米,建龙形水系近2万平方米,加之配套河堤、绿化及地下隐蔽工程,总投资近28亿。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在我县尚属首次。竹溪属国家级贫困县,财力困乏。为此,在西关街改造项目上,该县借鉴周边重庆市和襄阳市樊城区棚户区改造经验,实行“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市民参与”的改造模式,由开发企业通过市场运作来打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瓶颈,用市场换新城。
去年,通过公开招标,该县已和实力雄厚的十堰市铧鸿公司签订开发协议。目前,首期房屋征收补偿资金已筹措到位,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指挥部宣传组)
: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指挥长、副指挥长
审 签 :喻泉源 编 辑:田光礼 余志雁
投稿信箱:zhxxgj2013@163.com 联系电话:2732739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