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周霁(右)听取竹溪县新洲乡党委书记汪再体汇报“周清月结”
素有“水上新洲,楠木故里”之称的竹溪县新洲乡属竹山潘口水电站淹没区。在经历9000余移民大搬迁、8000多亩良田被淹、2万余百姓重建家园的艰辛之后,如何赶上发展步伐?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探索出了“周清月结”工作法,狠抓乡村干部的作风和执行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全乡上下形成了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最近市委书记周霁来竹溪工调研时,对这一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市纪委也派出专人来该乡进行总结推广。“周清月结”工作法的“神奇”之处到底在那?请看——(秦楚网:解码竹溪新洲“周清月结”工作法)
解码:新洲“周清月结”
余泓舟兰彦民
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工作新方法、新途径,2010年以来,竹溪县新洲乡结合乡情实际,认真总结移民工作中好的群众工作方法,创造性地探索出“周清月结”工作法,并在乡村两级全面推行,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2011年在全县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乡镇排名中排名第六位,比2010年前进8位;2012年一跃取得乡镇排名第一位的好成绩,3年来先后荣获“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十堰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堰市平安乡镇”等20余项荣誉称号。
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的内涵及背景
“周清月结”工作法即以一周为时间节点,总结工作,部署任务,使乡、村干部对上一周完成的工作结果清楚、对存在的不足认识清楚、对下周的工作目标清楚;以月、季度、年为时间节点,每月对常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结账兑现、每季度对阶段性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结账兑现、全年对各村工作成效进行结账兑现。
出台“周清月结”工作法是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落实机制的积极尝试。近十年来,由于潘口电站建设多次被提上日程,又多次被搁置,致使新洲乡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全乡的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8年潘口电站移民迁建工程正式启动,全体干部经受了耐心、意志、情感、作风的多重考验,顺利完成了9000余移民的搬迁。但随之带来的是产业重建、基础设施复建等艰巨的发展任务,以及干群关系紧张、信访矛盾突出、干部厌战情绪严重等现实难题。针对这些因移民迁建带来的系列问题,乡党委、政府在深入细致调研、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认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决定从创新管理体制、改进干部作风抓起,从增强干群互信、激发发展活力做起,创造性地提出了“周清月结”工作法。
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的主要做法
“周清月结”工作法的活动对象是全体机关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和村主职干部;目的是“转变作风、化解矛盾、推动工作、促进发展”。
建立三个片区,理顺管理体制。将全乡19个村划分为马家河片区、双龙片区、新发片区三个片区工作组,各项工作实行片区工作组长负责制,驻村领导为各村工作第一责任人。片区工作组负责对本片区的村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的指导、统筹、协调和管理,帮助制订片区村级发展规划和每周、每月详细工作计划,并协调解决各村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必要时可统筹片区各联系村领导、驻村干部力量对重点工作进行合力公关。同时,根据工作需要,组建了党建、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多个工作专班,工作专班协助片区工作组长抓好专项工作。通过设立片区工作组和专项工作专班,打破过去村与村之间只有竞争没有配合、干部与干部之间只有分工没有协作的旧格局,建立统分灵活、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联片协调管理体制。
坚持三个例会,提高工作质效。一是坚持每周日晚上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乡党委、政府听取片区工作组长、联系村领导本周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及下周打算,通报交办的工作落实情况,对本周的工作进行总结点评,安排部署下一周全乡重点工作任务。二是坚持每周一由联系村领导主持召开村级工作会议。总结上一周村级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本周工作任务,并将任务细化到天、责任分解到人头。三是坚持每月召开“周清月结”工作月例会。每月2号召集全体乡村干部召开月例会,向全乡干部通报上月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村级工作考评情况,安排部署下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
突出三个载体,建立工作机制。一是签订一份责任书,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年初,与各片区工作组、各村签订经济、党建、综治、计划生育、安全、移民、信访等工作目标责任书,定目标任务、定完成时限、定奖惩措施。二是规范一套报表,建立工作运行机制。“一套报表”即“周清月结”周报表和月报表。每周结束后,各村和驻村干部将一周工作开展的情况如实填写在《“周清月结”周报表》上,在每周日例会时上报到乡“周清月结”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每月底各村和驻村干部将一个月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填写在《“周清月结”月报表》上,下月2号上报到乡“周清月结”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三是完善一本日志,建立过程管理机制。“一本日志”即《党员干部“周清月结”民情日志》,详细记录每日工作开展情况、走访农户情况和处理结果,做到每周工作开展有总结、下周工作安排有计划,记录内容具体、真实。每周五将《民情日志》收集汇总,报乡“周清月结”领导小组审阅。
紧扣三个关键,强化过程管理。一是强化督办。建立了以乡党委、政府领导督办,片区工作组督办,驻村领导督办的督办检查机制。乡党委、政府重点负责对各片区工作组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各片区工作组负责对所辖片区各村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驻村领导具体负责联系村工作的督办检查。片区工作组长、班子成员的民情日志、周报表、月报表由乡主要领导定期检查,联系村领导、联系村干部、村主职干部的民情日志、周报表、月报表由片区工作组长定期检查。二是规范考核。建立健全“周清月结”考评工作机制,实行村、片区和干部同时考核。每月初由乡“周清月结”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各项工作考评细则,月底组织专班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评。年终各村综合考评成绩取每月考评成绩平均值,各片区综合考评成绩取该片区各村成绩平均值,各村年终综合考评成绩按一定权重计入干部个人年度综合考评成绩。三是严格奖惩。年终,按照年初制定的奖惩办法和确定的政策口径,根据“周清月结”考评结果严格奖惩兑现。在考核排名时,既对全乡19个村进行排名,又对各个片区、各个工作专班进行排名。对评选出的优秀片区、优秀村、优秀干部,在全乡予以通报表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排名在后三位的村、驻村干部、村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制”管理。“周清月结”考评情况作为干部评先表优、向上推荐、提拔重用的主要依据。
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主要成效
“周清月结”工作法的全面推行,使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抓发展的意识更加浓厚,工作落实更加迅速,工作质量和效率大副提升,真正达到了“提能、提劲、提效”的目标。
通过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促使干部集中精力谋发展、抓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速。一是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潘口电站新洲库区形成后,新洲乡以产业转型为主线、以库区资源为依托,大力实施“稳特增效、兴渔富民、旅游活乡”战略,做大做强种植业,有序发展养殖业、林果业、旅游业,逐步形成了“山上林果茶、水上鱼虾鸭、库区休闲度假”的发展思路。二是产业建设推进有力。在管护好原有1500亩核桃基地的基础上,近两年新建基地9000亩。大力推进茶叶、黄姜产业建设,改造茶叶5000亩,新建黄姜基地4000亩。依托库区丰富的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新建了2个规模养殖场,年产值达到1000万元。禽畜养殖业开始起步,吴家湾、白云寺两个150模式生猪养殖场正式投产,养牛20头以上、山羊100只以上农户达50余户。三是发展质效明显提升。201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17亿元,同比增长16.3%;人均纯收入达到5009元,同比增长15.5%;国地税入库195万元,同比增长28%;实现工业总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66%;工业增加值4222万元,同比增长110%;销售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91%;完成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5个,总额达到8000余万元。新增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家。今年1-5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4500万元,同比增长11%;销售收入3792万元,同比增长10%;工业增加值1409万元,在2010年基础上翻了两番。
通过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促使干部集中精力访民生、解民难,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稳步实施低保提标扩面工程,实现了应保尽保,2011年乡中心福利院荣获 “省级模范福利院”称号,2012年新洲乡被授予“全省民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全乡新农合参合率达和新农保参保率均达到100%。整合教育资源,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完成3所学校校安工程建设,2012年中考综合成绩位居全县第四名。全乡19个行政村分别建立了村级农家书屋在,免费向群众开放和借阅;多方筹资兴建了集镇文化广场,添置文体器件10余套,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顺利完成了7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项目,争取到位3000亩低产田改造、4000亩土地整理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展硬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促使干部集中精力化民怨、释民惑,发展大局更加和谐稳定。坚持“周清月结”抓综治信访,加强信访排查力度,重大问题及隐患在每周工作例会上提交信访工作专班,集中研究解决,明确具体责任人,全力做好化解稳控工作,使信访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和根治,全乡实现了“无越级上访、无群体上访、无安全事故、无邪教组织、无刑事案件”的“五无目标”。2012年,全乡信访量较上年下降28%,进京赴省上访、集体访实现零目标,按期结案率达100%,群众满意率不断攀升。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为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荣膺“十堰市平安乡镇”称号。
通过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促使干部集中精力转作风、提效率,落实工作更加高效。一是思想认识“高”。“周清月结”工作法的推行,有效解决了干部作风“庸、懒、散、软”等问题。以前部分干部光靠嘴皮子功夫和“遥控指挥”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根治。孟家渠村部分干部原来在工作中不够主动积极,存在“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的现象,实行“周清月结”工作法以后,通过坚持认真填写《“周清月结”工作日志》,每周按时召开例会明确工作任务,联系村领导定期到村指导工作,该村干部思想认识大幅度转变,工作节奏加快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工作成效也日益凸显。二是干部作风“转”。“周清月结”就好比给所有干部戴上了一道“紧箍咒”,《工作日志》就像是一张“晴雨表”,人人当好“老中医”,用“望(走访调查)闻(倾听群众心声)问(问政、问需、问计于民)切(把脉问题)”排解基层“疑难杂症”。双龙村村支部书记吴世海对“周清月结”工作法开始不适应,认为是“花拳绣腿”,坚持一段时间后感到“法”力无穷。他感慨道:“以前工作没啥思路,也没啥压力,干到哪儿算到哪儿,而现在每周有计划、每日有任务、事事有记录,虽然忙些,但感觉主次明了、做事顺了、效率高了。”三是工作落实“快”。《工作日志》使干部能够合理安排工作,使工作更有头绪,大大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每周小结和每月总结又能让干部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疏忽和不足并加以改正,从而推动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的启示
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两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周清月结”工作法是转变作风的重要抓手。“周清月结”工作法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并取得成效,就是因为找准了转变作风这个突破口,建立了严格的履责、问责、追责机制,促使干部玩不成、懒不成、庸不成、散不成,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启示二:“周清月结”工作法是服务群众的根本途径。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发挥了乡村干部线长、面广的优势,通过访民情、察民意,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所想,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把我们想办的事办成,把群众想办的事办好。
启示三:“周清月结”工作法是化解矛盾的有效载体。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促使干部深入一线、深入群众,第一时间发现矛盾苗头、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问题不累积。
启示四:“周清月结”工作法是推动落实的有益探索。推行“周清月结”工作法,实行责任和任务双重加压,奖励和惩罚双措并举,周有小结、月有奖惩,比进度、晒成绩、拼作风,形成了主动抓、抓主动、紧抓不放、一抓到底的良好工作落实氛围。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