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访谈11:争创“绿色崛起示范乡镇” 打造竹溪“东方明珠”

时间:2013-07-01 08:01:00      字体:  打印  播放
——访新洲党委书记汪再体
记者秋实通讯员张吉权刘钦
全县三级干部会描绘出了未来几年竹溪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向“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进军的号角。在新一轮进军中,新洲乡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式发展?记者近日采访了新洲乡党委书记汪再体。
记者:新洲乡是怎样学习贯彻全县三干会精神的?
汪再体:521日,全县三级干部大会召开后,新洲乡迅速召开党政班子会议,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就我乡如何把握战略机遇,做到“借山用水,显山露水”展开了热烈且针对性较强的讨论,进一步廓清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要提高认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二是要抓好落实,争当全县绿色崛起的排头兵,把建设“绿色崛起示范乡镇”任务抓早、抓实、抓出成效。三是要转变作风,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周清月结”工作制,勇当解放思想的领头人、加快发展的排头兵、工作落实的先行官。
记者:新洲乡的发展定位和实现绿色崛起的思路是什么?
汪再体:新洲乡的发展定位为:把新洲建设成全县生态城镇示范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养生度假休闲区、民俗文化旅游区,努力形成“山上林果茶,水上鱼虾鸭,库区休闲度假”的产业格局,打造竹溪“东方明珠”,争创“十堰市绿色崛起示范乡镇”。
实现绿色崛起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绿色崛起、推进跨越发展的总体安排部署,以“周清月结”工作制为载体,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开发资源,全力推进产业建设。
记者: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乡镇”,新洲乡有哪些优势?
汪再体:我们新洲有山有水,山水相依,生态宜人,具备很多独有的优势。
一是生态环境优势。青山绿水是我们最大的发展优势,我乡5万多亩库面在全县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境内名贵树种繁多,有远近闻名的楠木群,有享誉中外的中华纹木,现有森林2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5%
二是区位交通优势。新洲素有“楠木故里、五水归一”之美誉,水上有竹山至竹溪50公里的主要通道,陆上水向路横贯南北,汇两路连接东西,新洲位于交汇的中心,在促进地域交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维持全县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是风土文化优势。新洲乡集山水灵秀与人民勤劳质朴于一体,境内有构造精美的清代古建筑群三盛院、翁家院;有规模庞大的南花宋代古墓群;有闻名遐迩的新石器时代樊停文化遗址和依山傍水的园林集镇,人文底蕴深厚。
四是生态经济基础优势。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山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取得明显实效,我乡的发展理念与县委绿色崛起的目标合拍相应,与建设绿色生态社会的要求同频共振。
记者:新洲将采取哪些措施,紧跟绿色崛起步伐?
汪再体:新洲乡提出了“1234”工作要求,即围绕一个主题、建设两个体系、抓好三项建设、发展四大产业。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以“稳特增效、兴渔富民、旅游活乡”为主题;建设“两个体系”,就是建设绿色生态经济体系和生态保障体系;抓好“三项建设”,就是围绕亮点抓“一线三点”、围绕看点抓“一圈三线”、围绕特点抓“一库三边”;发展四大产业,就是稳茶叶、兴渔业、抓核桃、促旅游。
一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按照“一镇九庄”的模式,对集镇及九个中心村的环境、生态进行统一设计,综合整治。把水天公路新洲段沿线打造成50里新农村示范区。抓紧完善集镇配套设施,尽快完成新洲库区规划编制,加快建设环库公路线,兴建水上交通线,打通断头路线,提档升级环库公路线,打通烂泥湾至竹山溢水,三盛院至竹山田家坝等“五条”出口路,兴建烂泥湾、洄洋等10处码头,形成沿库区的交通大循环圈。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以新发、观音堂茶场为中心,在700米以上发展茶叶、用材林等林业,库边大力发展库边水产养殖业,培植10家养殖企业,100个养殖大户和1000名养殖能手,全乡年产鲜鱼400万公斤,年产值达4000万元。在保持花生、板栗等传统品种外,积极发展核桃、中药材产业,在海拔450-600米范围内发展核桃,将核桃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8000亩。培植养殖大户,通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牛羊、鸡鸭为主的畜禽养殖业。
三是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新洲独有的绿色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将群众生态观念培育和生态文化融入库区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尽快将生态旅游业发展成为拉动新洲经济增长的新兴产业,并最终成为新洲的支柱产业之一。要加快农家乐、乡村客栈、农特产品贸易市场、水产品加工业的开发,努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