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访谈⑩:打造“生态公路” 美化“绿色通途”

时间:2013-06-28 09:04:46      字体:  打印  播放
——访竹溪县公路局局长蒋垂民
记者王德文通讯员吴德华
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授予我县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大旗,为我县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就公路局如何抢抓机遇,为“绿色崛起”当好“先行”,搞好服务,记者近日采访了局长蒋垂民。
记者:蒋局长,作为公路行业如何围绕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县”做好本职工作?
蒋垂民:公路交通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先行官”,同时也是展示地方对外形象的窗口行业,作为公路部门,我们以“打造生态公路、美化“绿色通途”为己任,为县委、县政府大局工作搞好服务。
所谓“生态公路”,就是要把公路建成“绿色长廊”,让公路线变成绿化带、景观带、风景线,让公路沿线的边坡全部变成有花、有草、有树的绿色植被。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依照《公路法》、《公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搞好田路分家、留足公路用地、控制好公路红线,并且按规定将公路沿线25度以上的边坡全部停耕还林。只有留足公路用地、控制好公路沿线的建筑红线,公路沿线才有植树、栽花种草的空间;再就是要群策群力,发动公路沿线的群众共同参与,齐栽共管,实行统一规划,包段到人,包栽、包活、包管的“三包责任制”。在苗木、花草种类的选择上,一定要“美”字当先,因地制宜。可以考虑沿公路线两边、居民门前以栽植名贵风景花草树木为主,有条件的可考虑做一些花台,离公路远一点的边坡上可考虑栽一些成活率高、速生、苗子比较便宜的树种及草皮。选择刺槐、柳树、七二杨等购苗成本低,成活率高,根系发达而又速生的树苗,栽植在公路内外边坡上。
记者:蒋局长,如何才能实现“生态公路”这一奋斗目标?,
蒋垂民:首先是要抢抓春秋两个季节的大好时机,号召全局干部职工齐上阵,在公路沿线两侧植树种草;二是要更进一步加大公路植树的投入;再就是要大力倡导、广泛宣传“生态公路”利国利民的好处;要统一思想、齐抓共管、全民动员,并充分认识到这项工程是一项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要把广大群众的自觉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全民都参与栽植、护管花草树木的行列之中,真正将打造“生态公路”变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益事业。争取用510年的时间,将公路变成绿色景观带。
记者:蒋局长,打造“生态公路”对推进“绿色崛起”有哪些重要意义?
蒋垂民:在五种交通方式中,竹溪唯有的就是公路交通这一项,无论谁到竹溪来,首先目睹的就是公路沿线的概貌。如果说竹溪所有的公路都建成了 “生态公路”,那首先给人们留下的第一美好印象就是竹溪的确有一个“绿色崛起”的气势。因此,打造“生态公路”与推进竹溪“绿色崛起”有着不可小视的重要意义。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能为生态旅游奠定基础、打开窗口、增色添彩。凡是来竹溪玩的游客,唯一的出行方式就是乘坐汽车,而汽车所行驶的公路沿线生态植被、花草风景如果好的话,就会给人一种“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美感,在来到竹溪时能给人带来好心情,在离开竹溪时能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美好的留恋。
二是能给过往司机行人、外宾领导留下第一美好印象。可以想象,无论是谁,只要坐车一进入竹溪地界,就有一种漫步在公园、穿越在林荫道的感觉,他就会自然而然联想到竹溪被定为“绿色崛起示范县”还真是名副其实,有目共睹。
三是能为公路沿线居民降尘隔音、送氧吸碳、调节气候。路边只要是有一条较宽的绿化带,不仅能够吸收大量的汽车尾气和飞扬的灰尘,而且还能调节气候、降低车辆带来的嗓音。
四是能够保持水土、稳固路基,减少公路滑坡、降低公路水毁灾害,让公路交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在路边边坡栽花种草植树,打造“生态环保路”,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的,是按照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构思的。这一方法的推行,保证了水土不流失,保护了农民赖以生存的良田。能够节省大笔治理地灾经费,提高公路通行能力,解决了治理山区公路地灾经费一直严重不足的“老大难”问题。总之,打造“生态公路”,在无形中就美化了竹溪的“绿色通途”,对推进“绿色崛起”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