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雪丽 通讯员 余志雁)“李建国是我们单位包保的征迁户之一。昨天晚上他打电话询问关于过渡房的相关事情,他希望能早点搬过去。为了不失礼貌,也为了让他不再为此事担心,今天我得专程到他家去解释一下。”6月14日,在前往西关街161号李建国家的途中,政协包保队员张明夫向我们介绍道,“李建国和他妻子马静都是下岗职工,且都有病在身,家里生活很艰苦。李建国为了不让妻子受打工之苦,也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让妻子在家照看儿子,自己一个人常年在外打拼。5月初,在接到关于西关街征迁改造的电话通知后,他就匆匆赶了回来,专门处理搬迁的事儿。”
李建国的家住在窄小的巷子深处
在张明夫的带领下,我们穿过一条窄小、阴暗的巷子,来到李建国的家。他家的面积虽然不大,但给人的整体感觉却很清爽——洁白的墙壁、干净的地面、一尘不染的桌椅、摆放整齐的家具。
见我们到来,李建国稍显疲倦的脸庞上露出了憨厚的微笑。“我心里有点急,所以打电话问一下,没想到又劳烦你们顶着红火大太阳专门跑一趟。有你这样一批扎实肯干的年轻干部搞服务,我们真是想不配合都难!”李建国边倒茶水,边乐呵呵地说。
李建国向记者讲述一直在家等搬家而没有出远门的原因
“唉呀……虽然老房子住习惯了,感觉什么都好,但西关街征迁改造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事儿,不能耽搁。就拿我们片儿祖屋来说,大门朝着任何方向的都有,且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很不成款式。再说,从西关桥至我们家的这段路实在是太差了,且不说买菜什么的不方便,尤其要买家电可就麻烦了。既担心在路上磕磕碰碰把东西弄坏了,又得考虑能不能‘挤’进屋外的这条过道。唉,我们真心盼望早点动工改造啊。”李建国说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李建国在向政协包保队工作人员咨询相关问题
“西关街征迁改造工程已经全面启动了,几年后就将建成,您还有什么愿望和建议吗?”我们问道。
“我们最大的愿望有两个:一是希望能早日搬进新家;二是儿子能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李建国充满期待地说,“现在政府帮我们盖房子,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家庭生活压力,也让我们能安心地打拼赚钱,到时候新房子建好了,儿子上大学了,家庭经济也好起来了,我们就可以好好享受幸福生活了。我们相信,这般美好的未来不是梦!”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