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西关街改造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2013年6月5日
农历4月27日
工作动态
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近段时间,记者在西关街采访时看到,从西关桥头到减振器厂,每个路段都设置了西关街征迁改造工程信息公开栏,只要路过这些信息公开栏的西关街居民,都会驻足查看,及时了解征迁改造的信息,认真核对公布的认定数据。
西关街征迁改造工程是我县当前的一项重大工程,对我县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和意义。怎样为征迁改造工程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强大力量,怎样让社会及时了解征迁改造工作的进度,宣传工作成了重要的助推器。自征迁改造工程启动后,西关街前线指挥部成立了宣传组,通过报道征迁工作动态、挖掘征迁先进典型,通报征迁工作进度,及时有效的将征迁工作传递出去;同时利用报、网、台、简报、流动宣传车、征文等多种有效形式,密集高效的把征迁改造工作传到千家万户。除在《今日竹溪》、竹溪新闻网、竹溪电视台的显著位置开辟“加快征迁改造共建美丽西关”动态专栏,在竹溪新闻网推出“聚焦西关改造”网络专题外,为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近日又在县内媒体显著位置新开辟了“征迁改造先锋谱”专栏,已推出10个征迁户典型,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西关街的征迁改造中来;在西关桥头和西关社区大门外制作了西关街现状图、西关街整体规划图、西关街建成后效果图五个大广告牌,让西关街住户更直观生动的了解征迁改造的实惠;组织专班逐户拍照制作《西关老相册》档案和《西关记忆》画册,为历史悠久的西关街留存最完整的影像资料。
据了解,征迁工作启动一个月以来,县内媒体共播发西关街改造动态消息和政策法规100多条,印发宣传手册2500本,悬挂宣传标语100余幅,同时在市级以上主流媒体上用稿20余篇。由指挥部宣传组与《今日竹溪》杂志社牵头组织的“同心共建美丽西关”征文,现已征集发表文章10余篇。立体式、全方位、多途径的宣传造势,有力推进了西关征迁改造工程。(指挥部宣传组)
补偿工作扎实有效
征迁工作开始以来,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的特点,指挥部精心组织、科学布置、将各项任务进行了逐项细化,分解落实。征迁补偿组承担着征迁工作的关键任务。从摸底登记、入户动员到协议签订、顺利搬家的各个阶段,征迁补偿组工作人员和包保工作队、村干部不分昼夜连续奋战在第一线上,克服重重困难,抢时间、拼劲头、抓成效,使各阶段工作规范、透明、有序进行。
一是细心调查,逐户登记。征迁补偿组工作人员分头同时开展工作,在摸底登记进行的同时,评估工作同步跟进。通过逐地丈量、细心清点,做到不重不漏,确保各项数据准确无误,为进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详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深入宣传、积极动员。征迁补偿组通过在被征迁区域范围内张贴公告、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对征迁政策及补偿安置办法进行宣传,工作队员挨家逐户向所有被征迁户细致、耐心的解读征迁政策、补偿办法和安置方案,动员被征迁户进行搬迁,并采取一次不通、多次动员,白天不通、晚上继续动员的方式,不厌其烦地对被征迁户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说明解释,直至所有被征收人由抵触情绪转变为理解、支持、配合,使被征迁户及周围群众对征迁改造的重要意义及积极影响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使群众看到了政府改造西关街的信心和决心。三是严格程序,细心审核。征迁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同被征收人签订协议。在此过程中,征迁补偿组按照指挥部的规定严把每道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征迁补偿工作在阳光下运行。首先,分指挥部向被征收人逐户送达征迁通知;其次,由征迁补偿组入户进行房屋面积测丈、实物锁定、补偿金额核算等;然后,由被征迁户出示有效原始证件、签订征迁协议;最后,经审核组审核认定后进行公示,并按时发放补偿款。
通过不懈努力,截止2013年6月3日,已有340户被征迁户签订协议。其中,已搬家52户,接受搬家动员38户。(指挥部宣传组)
征迁工作强力推进
西关街改造工程启动以来,前线指挥部各工作组严格按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根据轻重缓急,明确重点,规范程序,注重细节,强化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强力推进征迁工作。
一是强化工作调度,快速推进征迁。根据改造工程阶段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要求,各工作组制定目标任务分解表,进一步明确人员、明确职责、明确时限,采取“一日一汇报,三天一调度,一周一督查”的方式,将工作重心前推、人员责任下沉,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进,形成任务层层分解,压力级级传递的攻坚态势,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完成。二是严格政策公示,规范征迁行为。按文件要求,对调查摸底数据、征迁补偿安置等情况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时,参照省、市征迁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完善征收相关程序,规范工作流程,用制度规范征迁行为,确保征迁工作的合法性。三是加大保障力度,促进提速增效。根据征迁改造方案,采取“政策扶持、市场运作、招商开发”的策略,破解融资难题,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成立“涉西关街改造案件专门合议庭”,专职负责处理涉西关街改造案件,为改造工程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司法保障。同时,按照轻重缓急,明确重点,采取指挥部统一调度,各工作组密切配合,包保单位包干征迁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加速推进征迁工作。四是加强督查考核,全力推动征迁。建立和完善征迁改造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实行“一日一督查,一日一通报,一月一小结,一季度一考核,一年一奖惩”制度,严格督查人员在岗、工作进展、政策执行等情况,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考核各征迁主体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征迁安置政策执行情况,切实做到以督查推动征迁,以考核促进征迁。(指挥部宣传组)
每日一星 |
姚桂芝:真心拥护西关街改造
6月2日,我们收到一位名叫沈传龙的征迁户送来的一封信。信中朴实感人、饱含真情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循着这封信的地址,我们在街坊邻居的指引下找到了门牌为西关街92—2号姚桂芝老人的家。
“娘,你的药喝了没?我给你拿好吗?”“喝了,你出去叫搬运师傅的时候我喝的。”刚踏进门槛,我们就看到沈传龙正搀扶着母亲姚桂芝下床。
据了解,因年轻时过度劳累,常年病魔缠身,且腿上有残疾,生活很不方便。
见我们来到,姚桂芝连忙让儿子搀扶着站起身子,高兴的使唤儿子给我们沏茶。
“我家这屋子面积倒是挺大,但能坐的地方除了这间屋子,实在是没有合适的地方了。”姚桂芝老人略显不好意思的对我们说。
“这是我们老沈家的祖屋。因多年风吹日晒,现在到处都是破破乱乱,每逢下雨,都让人揪心的很,生怕大雨润垮了哪方墙,危及老母亲生命,但是没办法,老母亲舍不得卖,又怕墙面垮塌殃及左右邻居,我们兄弟几个就年年不定期的对房子进行修补。这不,你看屋顶那椽子,又得换换了。”说着,沈传龙便把我们带进他们的里屋。是的,除了姚桂芝睡觉得这间屋子看起来略显结实外,后面几间屋子的墙面斑驳凸离,显得既扎眼又不安全。
“西关街征迁改造是大事儿,包保队干部贴心的服务让我这个老太太没理由不早些签了协议!”沈传龙的母亲念叨着。
“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5月24日下午,我带着他前往指挥部,上交了所有需要交办的证件,并毫不犹豫地与包保队干部签订房屋征收协议。”沈传龙接过母亲的话茬,“先不说西关街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建好,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困难,但指挥部领导和县民营办包保队干部们对我们一家贴心的照顾、感人至深的言语,已让我们没有理由不这样做。”“今年5月初,县民营办包保队干部到我家进行征迁改造宣传,我老母亲不识字,我又不在家。听老母亲说,包保干部们为了让她真正的了解西关街征迁改造的各项政策,便逐字逐句地给她讲解。为了让大家加深对西关街改造工程的认识,他们还专门搀扶着我母亲,带着街坊邻居一起到指挥部门前观看‘西关街规划建设效果图’”。
“是啊,儿子说的很对。包保队干部为了让我们这些老居民了解西关街改造的政策,又费力、又费心。”“他们为我们协调解决了长达十年悬而未决的住宅交界遗留问题,彻底消除了隐埋在人老几代心底的心病。当看到我因感冒老是咳嗽后,县民营办主任李善平放下手头的工作,专程请来医生给我看病,还给我买了很多治疗感冒药和各种营养补品。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我要按时服用、安心静养,简直像对待生了病的孩子一样。这些干部不是我的亲儿胜似我的亲儿!”说到这儿,老人的脸上乐开了花。
姚桂芝老人还告诉我们,老屋太破旧,经不起风吹雨淋,也不晓得有没有福分住上建好后的新房子,但她希望新西关街能尽早建成,让儿孙们早日受益,这是她最大的心愿。(指挥部宣传组)
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指挥长、副指挥长
审签:喻泉源编辑:田光礼余志雁
投稿信箱:zhxxgj2013@163.com联系电话:2732739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