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绿水青山 打造绿色经济
本报评论员
“竹溪的底色是绿色,竹溪的优势在生态,竹溪的发展靠的是绿色发展。要变后发优势为前瞻优势,变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做强绿色经济,引领竹溪发展。”这是市委书记周霁在全县三级干部会上特别强调的一句话。
绿色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是对工业革命以来的传统经济形态的否定与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以生态环境容量、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经济的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放眼全县,丰富的森林植被、颇具竹溪特色的生态工业集群、品种繁多的农特品牌、已成规模的产业基地、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化旅游等都为我县发展绿色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绿色经济,要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绿色产品、绿色企业、绿色产业。大力发展以有机贡米、有机绿茶、无公害蔬菜、生态养殖等为主体的绿色生态农业,打造叫响一批农产品商标品牌,培育具有竹溪特色的产业、工业集群。
发展绿色经济,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我县的旅游特质就是原生态、纯绿色、最宜居。要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最具特色的“原生态旅游休闲区”和我国中部地区最具魅力的“特色饮食体验区”为发展定位,全力打造自然国心“绿色养生”旅游品牌。
发展绿色经济,要强力推进生态城镇建设。结合竹房城镇带建设的成功作法,统筹推进生态城镇建设。管住“斧头”、守住“山头”、护住“源头”,加强城镇、村庄、道路、河流沿线的绿化美化。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创造更加优美的乡村生活环境。
发展绿色经济,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大力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绿色行动,引导居民形成崇尚科学、保护生态、朴实自然的生活方式。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希望、和谐。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在发展中保护绿色,在发展中追求绿色,就是为了人民群众宜居安康、人类幸福世代相传。当下最迫切的就是要把发展绿色经济的意志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际行动,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激发活力,奋发作为,为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做出积极贡献。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