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竹溪县纪检监察派出机构成立五个月工作回眸

时间:2013-05-27 09:33:14      字体:  打印  播放
居高声自远功到力不亏
——竹溪县纪检监察派出机构成立五个月工作回眸
竹溪县纪检监察派出机构去年11月成立以来,抢抓机遇,大胆探索,坚持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规范、高质量运作、强化服务保障、全面联动、工作“出彩”和机制创新四大举措,培植和壮大新生纪检监察派出机构战斗力、凝聚力、影响力和新活力,取得“居高声自远,功到力不亏”的成效。
保障提高战斗力
组织保障。按照省、市纪委要求,竹溪县纪委在充分做好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印发了《关于对县直单位实行综合派出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运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明确其职能权限、管理体制、辖管范围、运行机制等重要问题,理顺关系,确保新机构准确定位、整合力量。共撤销纳入改革范围的县直单位纪检监察组织61个,撤销机构的纪检监察干部通过转任原单位行政副职、党内副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等三种方式实行了妥善安置,保留基层纪委18个、纪检组5个、监察室5个。成立了3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在县纪委监察局统一领导下,行使纪检监察职能。同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机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切实做到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
办公保障。县委县政府调剂了1栋四层楼房作为纪工委、监察分局办公用房,县纪委统一为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配备了电脑、车辆等办公、办案装备。对纪工委监察分局人员工资、津补贴等由县财政按照上级政策规定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办公经费实行包干加办案激励机制的模式,包干经费标准为每个分局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素质保障。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结合人员新、业务生、实践少的实际,以提升“四力”,创建“四型”机关为载体,努力提高干部素质,为尽快打开工作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提升办文能力,创建学习型机关。落实每周集中学习制度,坚持以教督学与以考促学、集中学习与自学、政治理论与纪检监察业务学习、内部交流与“请进来”辅导相结合。建立了派出纪工委QQ群,及时共享重要文件,交流学习心得。目前,各分局已分别组织集中学习12次,个人学习笔记均达到7000字以上,撰写信息20多条,其中在中国反腐倡廉网用稿3篇(条),在市级以上工作简报及网站用稿12篇(条)。提升办事能力,创建服务型机关。派出纪工委要求每名干部从文稿起草、上传下达、值班、会务组织、督办调研、工作协调等各项工作细节都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秉承“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理念,及时记下上级交待、领导交办、份内要办的具体事,做到不忘事、不漏事、不误事。提升创新能力,创建创新型机关。大力倡导思想创新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努力在各项工作中取得突破,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目标、创新记录、创新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使每个岗位成为创新的载体。提升“免疫”能力,创建廉洁型机关。在全体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和廉洁执纪教育,加大对干部的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力度,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工作氛围,不断增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为切入点,通过编辑廉政小教材、建立廉政教育室等形式,加大对干部的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力度,由县纪委监察局、县教育局、县实验小学联合编撰的《孝廉忠诚》廉洁教育读本初稿出炉,今秋将正式走进全县小学课堂。
联动增强凝聚力
上下联动。制定纪工委监察分局运行机制,建立县纪委监察局与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例会制度,并坚持定期通报,定期安排,定期调度,定期报告,定期述职,真正做到纪委监察局与各纪工委监察分局目标同向、工作合拍、上下联动。目前,纪委常委成员到纪工委调研检查12次,召开工作例会4次。
横向联动。各纪工委监察分局根据职能相似、工作相近、内容相通的特点,建立了沟通协作机制,努力做到共同监督、协同办案、互通信息、整合资源,实现了全方位协作共赢。在今年执行春节上班纪律专项督查活动中,3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打破条块界线,组建成8个暗访组,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取、实地检查的方式,对所负责和联系单位进行交叉检查,对查出没有严格遵守上班纪律的5个单位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中途脱岗、上班时间玩游戏的6名干部给予批评教育。
部门联动。纪工委班子配备后,县纪委及时组织召开了3个纪工委与所辖部门的座谈会,通报了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职责,明确了纪工委监察分局与部门的关系。各单位、部门领导做出公开承诺,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围绕本单位中心工作,把监督工作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去,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切实做到在监督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
“出彩”提升影响力
突出“三重一大”监督检查。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突出“三个围绕”开展监督检查,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紧围绕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的焦点、紧紧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先后组织开展了对《关于教育工作专题会议纪要》等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了政令畅通;开展了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实施意见》情况的专项巡查,对40多个负责单位和联系单位进行了全覆盖式的明查暗访,对6个不严格执行工作纪律的单位当场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强力推进治庸问责,严肃查处“吃拿卡要”、效能低下、执行不力等影响发展环境的行为,促进了全县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积极配合城区建设综合执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了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和商品房违法交易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房地产开发商补交税费、完善手续,切实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金铜岭工业园区征地拆迁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推动完善政策,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切实维护了被征地拆迁农民的合法权益,有效推动了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进度。
突出廉政文化建设。充分整合宣传教育资源,在全县推出“小台历、小短信、小党课、小书籍、小戏曲、小影片、小传媒、小基地、小廉廊、小讲坛”等“十小套餐”,全方位构筑廉政文化大宣教格局。结合廉政文化“八进”活动,切实加大投入,以规范改善全县反腐倡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县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和反腐倡廉理论教育基地建设,提升预警教育设施水平。同时,结合蒋家堰镇敖家坝村、水坪镇大石门村等地新农村建设、“三下乡”活动,以“廉洁细胞”工程为抓手,以305省道为轴心,一线串珠式地办好一个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和新农村廉政教育示范基地,为反腐倡廉、建设和谐文明社会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突出廉政风险排查。制定印发了《竹溪县纪委监察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排查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各纪工委监察分局对所辖部门职责职权进行再梳理,按照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五大类进行排查,评估分级,建立台帐。建立月报告、季汇总、风险提示、来信来访查实等管理机制。所辖部门每月书面上报A级风险点运行情况,纪工委监察分局根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提示。
机制激发新活力
建立内部管理机制。为充分发挥纪工委监察分局职能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结合所负责单位和联系单位工作实际,制订了《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职能职责》、《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规则》、《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所负责单位和联系单位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推行了定期向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报告工作的制度、“三重一大”事项主动参与制度、督办巡查制度“三项工作制度”;在内部进行合理分工,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对工作的各项环节进行细化、量化,制定了《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书记、局长、副书记、副局长工作职责》、《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学习制度》、《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车辆管理制度》等18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
建立定期调研机制。纪工委成立后,3个纪工委迅速深入负责和联系部门就单位基本情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执行民主集中制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经过调研,纪工委进一步了解了所联系部门的基本情况和决策动态、明确了监督重点。同时,县纪委针对密切党群干部关系、如何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等难题,组织开展“我为改进作风献一策”主题实践活动,从机关和3个纪工委抽调人员组成3个调研组,由委局领导带队深入15个乡镇和35个县直有关单位,采取面对面讨论、一对一交谈、背对背征求意见等方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了解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项逐条、举一反三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把握规律、注重实效,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方案,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各项规定及实施意见,积极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制定和完善了《县级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公车管理、“三公”经费管理、村务公开等各项工作制度12个。
建立问效追责机制。制定了《纪工委监察分局约谈党员干部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约谈内容及方式、程序要求、组织领导及注意事项。对不履行或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党员干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存在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制止不及时等情况,都将对责任人进行约谈、警示,并追究责任。在今年3月底至4月中旬开展计划生育执法监察工作中,县纪委抽调委局相关室和派出纪工委干部组成专班,先后深入泉溪、天宝等6个乡镇和21个村200余户计生对象家庭开展明查暗访,对305省道沿线部分乡镇和相关单位进行了督办检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县监察局发出了行政监察建议,对相关单位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时间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姚运平段家乔胡琴)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