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十堰市一则奖励去年65家外贸出口企业的通报,给了人们一个惊喜——
2012年,生产竹溪腐乳、名不见经传的竹溪顺溪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出口创汇666万美元,平均日创汇近2万美元;这个成绩,不亚于十堰市一些大名鼎鼎的汽车与零部件生产厂家,如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实业(十堰)车辆有限公司、十堰先锋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东风小康汽车公司等。
方块大小、橙黄透明、质地细滑的小小豆腐乳,为何如此红火?
百把人的企业,产值过亿元
13日,记者走进秦巴山区深处,探秘竹溪县顺溪生物食品有限公司。
公司总经理曹约泽正在和安徽客商汪超成商讨今年的采购事宜。去年,汪老板与公司的交易额是850万元。
顺溪公司规模不大,2004年才开始生产豆腐乳,现有固定工人105人,忙时也只有170多人。然而,仅去年的产值就高达1.4亿元,魔芋腐乳、黄豆腐乳、豆干等四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品,畅销全国10多个省市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今年1-4月就实现产值8000万多元。
顺溪豆腐乳、黄豆酱获中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被评为中国十大畅销产品、中国十大地方特色农产品。
一方水土产一方美食
“闻着香,看着馋,吃了爽,吃后回味无穷,每餐必不可少。”前日,定居新加坡的友人给记者发来手机微信,盛赞竹溪“顺溪”牌豆腐乳。
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曹约泽介绍,竹溪豆腐乳之所以品质好、味道美,是因为独特气候和水质。竹溪是山区县,境内森林覆盖达78.2%,空气新鲜、水质优良,山泉水富含对人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同时,竹溪四季分明、海拔适中,为豆腐乳季节性生产提供方便。每年冬季“进九”后开始加工,“出九”后就不做了。
本地原料,原汁原味,也是竹溪腐乳香飘海内外的另一个秘诀。曹约泽透露,竹溪腐乳原料全选用本地产大豆,不用杂交大豆,配套的原材料花椒、生姜、魔芋也是如此。
10年市场路,越走越宽广
深山里的美食,走红市场并不一帆风顺。
2003年,曹约泽怀着“使家乡名优资源变财富造福乡梓”的梦想,毅然放弃县信用联社干部岗位金饭碗下海创业。然而,初涉腐乳加工的他,投资10万元的首批腐乳却因质量不佳而滞销。
背水一战的曹约泽,借款20余万元到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学习规范管理、生产技术,重新开始生产。同时在技术上与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省农科院等开展长期产学研合作。“腐乳生产非常讲究技术性。”老曹介绍。现代工艺、规范管理与科研支撑,使顺溪腐乳工业化生产的品质得到保证。“公司规模化生产,还得益于竹溪县实施的‘工农对接’战略。”曹约泽介绍。据悉,近年来,该县在政策、资金、技术上不遗余力予以支持,助推企业与农户亲密合作。公司在全县建起的12000亩大豆生产基地、5000亩花椒生产基地、3000亩生姜基地、3万亩魔芋等原料基地,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
2005年,曹约泽带着顺溪腐乳参加广交会,当年将105万元的腐乳卖到香港。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2007年与韩商签约出口80万美元,如今已卖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如今的顺溪公司,现代化食品企业的印迹,四处可见。进入腐乳生产车间,要穿上专用生产服,经过杀菌门;发酵房、二次发酵房、包装室内井然有序,不锈钢机械锃亮;戴着口罩、手套的工人正分装忙碌。
曹约泽告诉记者,现在他正着手实施二期生产项目建设,建成后,年产豆制品将由现在5000吨增至25000吨,产值达7亿元,解决500人就业,带动3万农户致富。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