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实验小学强化德育管理综述
竹溪县实验小学创办于1907年,1984年定名为县实验小学,1995年评估为省级合格实验小学,2003年评估为市级示范学校。全校占地面积近20亩,学校现有5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00余名,教职员工171人。
近年来,该校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习惯良好、特长突出的“最美少年”为主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创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学校也先后获得了“湖北省少先队示范学校”、“湖北省写字教育实验学校”、 “十堰市德育先进集体”、“十堰市绿色学校”、“十堰市‘十二五’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县红领巾示范学校”、“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明确工作思路强化德育机制
学校坚持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实施德育管理十项机制为保障(一、二、三、四管理机制),以培养学生十大习惯为目标(四、三、二、一培养目标),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争创“我是校园最美风景”为主线,着力创新和实践校园德育管理工作新模式,有力的推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确立培养学生十大习惯目标(即四、三、二、一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勤俭节约、遵守秩序、勤于动手、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十大习惯”为目标。促使学生达到“四好”即说好话、写好字、走好路、读好书;“三会”即会唱歌、会画画、会跳舞(一至三年级),会尊重他人、会懂得感恩、会珍惜时间(四至六年级);“两不”即不乱写乱画讲卫生、不破坏公物知节约;“一自觉”即自觉参加体育活动。
强化十项德育管理保障机制(即一、二、三、四机制)。建立一支队伍,组建一支由学校班子成员、相关处室负责人、年级主任和班主任、少先队干部组成的德育管理队伍。把好两条主线,以学校政教处为龙头、少先队干部参与的班级管理主线;以值日领导为龙头、值日干部参与的学校管理主线。开展三项评比,每天德育处随机抽查评比,每周安全卫生评比,每月班级量化。落实四项制度,每周升降旗制度,每周班级小结制度,每月班主任例会制度,每学期明星班、文明班、优秀班主任、优秀学生评选制度。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德育楷模
一是加强德育教育队伍建设。雄厚的德育师资力量是学生人格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竹溪实小全体教职工都能以师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关心、爱护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学生人格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学校大力开展“十大名师”、“十佳班主任”、“十佳文明教职工”等各项评比活动,先后培养了50余名名师、学科带头人,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二是培养“我是校园最美风景”“小红帽”队伍。学校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他们戴着“小红帽”每天早上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检查学生“自觉列队进出校,单队靠右上下楼”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热情服务而又严格要求,放学时候,他们在校门口欢送学生回家。课间,他们给予大家纪律上的提醒和行为上的帮助,并且学会了公正无私、理智地处理好各种纠纷和矛盾。“小红帽”的角色体验是每一个少先队员都渴望的,在亲身体验与感受中,孩子们觉得校园像家一样温馨。目前,100余名“小红帽”成为一道实小特有的“靓丽的风景”,为全校学生树立起德育的楷模。
三是实施“班级小群体管理”。各班采取自我推荐、民主评议等方式推选班级管理人员,实行值周(值周)班长负责制、各项班级事务责任承包制等,使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要成为管理自己、管理学校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倡导文化引领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环境“润物细无声”,它所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竹溪实小在校园绿化美化建设的同时,加强了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
走进校园,红花绿草掩映下的校园更显清新宜人,校园四周栽花种草,校舍走廊、窗台上摆放三百余盆花草,使校园处处绿意盎然。走进教学区,一阵浓郁的环境文化气氛扑面而来,“给学生快乐的童年、给人生以坚实的起步”的办学理念,“基础扎实、习惯良好、特长突出”的育人目标醒目。在宣传栏里刊登的“十大名师”、“优秀学生”的事迹及照片,引领并激励着3000多名学生奋发进取。走进教学楼,每一条走道就像一条长长的文化走廊,走廊墙上装帧精美的有孩子们童趣十足绘画作品展示,有孩子们一笔一划工整的书法作品展,还有孩子们引以为豪的“校园艺术节”节徽征集比赛中获奖作品展示。走进每一间教室,整洁温馨,而又不失个性,除了班训班规、奖状、国旗等常规布置,各个班级又各有特色。上课铃声响后,优美动听的校歌《快乐起航》让人为之舒畅。整个实小校园,就像一部立体的、动态的、多姿多彩的、生动活泼的教科书,给人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它以无形无声的力量,塑造着美好的心灵,激励着孩子们积极上进。
搭建活动平台构建健康人格
一是确保常规活动每次都新鲜。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最让学生受启发的精神大餐;每天中午的广播节目总是新鲜又有趣;每天的“经典诵读”活动滋养着学生的道德情怀;每周的班队活动是队员们一道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每学期各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总是让队员们念念不忘;每年的艺术节、运动会队员人人参与。
二是开展主题鲜明的“主题月”德育教育活动。学校规定三月为雷锋活动月,四月为爱国主义教育月,五月为感恩教育月,六月为艺术节活动月,七月为“十大优秀班主任、十佳少年”评选月,九月份为尊师重教月。通过几年的实践,学校认识到丰富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已经融入到整个校园文化节中,学生的参与面广,活动自主性强,趣味性浓,是促进学生兴趣和能力发展的理想途径。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学校全面开展了以“校园集体舞”为主要内容的“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并在全县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开办了绘画班、书法班、体操队、腰鼓队、合唱团、竖笛班、电子琴班等特长班;分年级的特点开设了特长课,一二年级开设铅笔课,三年级开设竖笛课,四年级开设腰鼓课,五年级开设毛笔课,六年级开设合唱课;2012年举办的首届“校园艺术节”活动,全校师生广泛参入,共展示才艺节目500余个,征集节徽作品100余件,征集学生书画摄影作品500余件,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个性特长,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陶冶了学生思想情操。
四是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题活动。全校1—6年级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别以“幸福人生?快乐起航”星级评选、“亮星银行”、“行为规范示范班”创建、“积卡创优”、“成功卡”激励、“争章摘星”为活动主题,分年级组分别制定了主题活动评价方案,各班按年级整体方案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实行一天一量化、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价、一学期一总结,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元化、多角度地评价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让学生从挫折中获得教训,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需求。学校通过校园网、广播室等广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并在学期末集中对各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张榜表扬和物质奖励。
在全体竹溪实小人共同努力下,德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多元化的德育工作网络已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已逐步形成,全校学生争做“文明学生”、“最美少年”也蔚然成风。(鄢达卿李爱民)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