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柯昌新 唐海龙 黄梅美)麦穗金黄,麦浪滚滚,芒种时节竹溪一派丰收景象。眼下,全县5.1万亩冬小麦陆续成熟并进入收获期,各乡镇抢抓农时,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作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6月9日,记者在龙坝镇岩屋沟村的麦田里记者看到,村民们趁天气晴好抢收小麦。
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排排整齐的麦穗倒下后,颗粒饱满的麦粒很快被“收入囊中”,农民们挥汗如雨,一边忙着在麦田里组织机械收割,一边将金灿灿的麦粒运回晾晒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龙坝镇位于龙坝水库上游,辖区内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交通便利。
近年来,该镇为破解粮食种植“谁来种、谁来管、谁来收”的问题,经过不断探索,引进市场主体对瓦楼沟、吴坝、草场坝、岩屋沟等村农户抛荒的500余亩耕地进行流转,发展集中连片小麦种植,一方面制定政策,鼓励市场主体进一步更新种植技术,提升小麦种植产量和成效;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市场主体优先吸纳本地群众在小麦基地务工,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
截至目前,龙坝镇小麦种植面积已达到800余亩。
在县河镇大路沟村源之锦种植专业合作社金色麦田里,两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卸粮、装车一气呵成,奏响了高昂的“丰收曲”。
“镇党委政府提前一个星期就帮我预约了两台收割机,我这里的100多亩小麦,两天时间基本上全部收割完。”源之锦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修成说道。
“三夏”麦收如火如荼。为确保“三夏”丰产丰收,县河镇立足实际,突出“早”字,狠抓“抢”字,全力以赴备战“三夏”生产。镇党委、政府提供全方位服务,全力调配机械,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实现全镇麦收“速战速决”。由镇村党员干部、种粮大户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以人机联合开展收割的方式,奋战在全镇22个村的麦收一线,实行一对一帮扶,做到夏粮成熟一块、抢收一块。
截至目前,县河镇已完成小麦收割面积1691亩,还有在地晚熟小麦300多亩,计划在一周后全部收割完。
眼下正值“三夏”时节,小麦进入抢收关键期,为积极应对近段时间连续阴雨天气,我县小麦种植产区采取措施积极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广泛联系收割机等农机农具,帮助农民抢收小麦,确保今夏小麦颗粒归仓。截至目前,全县5.1万亩小麦已完成收割85%。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