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加油!以奋斗之行,赴青春之约

时间:2023-06-07 09:35:00      字体:  打印  播放

(全媒体记者 龚臣)十年寒窗耕耘,收获就在眼前。6月7日至9日,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拉开帷幕。今年我县共有2019名考生参加高考,设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一个考点、72个标准化考场。

6月6日,高考前夕,记者来到县一中考点实地探访,只见“勤在寒窗苦读时,乐在金榜题名后”等励志横幅在考点高高挂起、激励人心。考区围挡、警戒线、智能安检门、考场监控室、考生通道等考前准备工作均已全部完成。

在该校学术报告厅,2023年普通高考竹溪一中考点考务工作培训会正在进行,全面部署高考安全保密工作,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考务各项工作。同时,对考场监控实时信号、校内外环境、应急预案等准备工作再次查漏补缺,以最严举措确保高考安全万无一失。

“竹溪一中考点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考试期间,我们将从‘大而小为’‘小而大为’两个方面做好今年的高考考务工作。一是把高考这件大事分成各个细节,变成一件一件的小事,抓好各环节,确保各项工作没有疏漏和短板;另外就是把每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来看,都当成影响高考大局的事情来重视,高标准、严要求抓实抓到位,力争为考生提供安心、舒心、放心的考场氛围,确保每一位考生都能顺利参加完考试,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和状态。”竹溪一中工会主席许昌萍介绍说。

在竹溪一中图书馆和阶梯教室,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子们正在加紧冲刺,沉稳备战,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全力迎接属于他们的青春之约。

考生△

此刻,老师化身为学子们的知心伙伴,耐心地为考生们讲解考试细节和注意事项,安抚他们的情绪,叮嘱他们不要紧张,沉稳发挥。

竹溪一中教师 王海丽△

高考是万千学子的大事,也是莘莘学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为确保让考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考得舒心,发挥最佳水平,我县各有关部门联动,做好交通、供电、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工作,并且安排24小时专人值守,及时受理考生相关诉求,努力让考生以最佳的状态参加高考。

明天高考!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

2023年高考在即,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教育部整理了考生常见的问题和相关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一、考生应如何规划赴考行程?

考前,请考生认真阅读、仔细核对考试时间、考点信息、考生须知等内容。特别是要牢记考试时间、考点位置、考场编号,同时结合考点考场位置、天气及交通等情况,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合理规划行程路线。

考试当天按要求提前到达考点,留足进入考点考场身份验证和安检的时间。出现紧急交通状况时,可就近向交通警察寻求帮助。

二、考生的衣着穿戴需要注意什么?

考生的衣着要符合当地考试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议不佩戴含有金属成分的手镯、项链、发夹等佩饰物品。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注意增减衣物。

三、对于考生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有哪些建议?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下,建议考生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考前尽量减少聚集和流动,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同时,调整好心理状态,保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治疗,谨防因身体不适而影响考试。对于发热或者突发急病等考生,也不必担心恐慌,各地考点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

四、赴考前需要检查哪些物品?

赴考时要记得随身携带好《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等必要入场证件。同时,还要注意检查是否带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自行打印《准考证》的考生,还应检查是否有《准考证》内容以外的字迹。

五、进入考点(学校)一般有哪些要求?

进入考点时,要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有序排队,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将手机等违规物品带入考点。手机最好在赴考前提前存放好,也可在进入考点前交给带队老师及家长,或按照考点规定要求存放。

六、进入考场(教室)一般有哪些要求?

进入考场时,将再次进行考生身份验证和违规物品检查,除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考试用品外,其他物品不要带入考场。进入考场后,要对号入座, 将《准考证》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放在桌上以便核验。

七、违反考场纪律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考试作弊将导致高考所有科目的成绩无效,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在高考中组织作弊,属于《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犯罪。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如携带手机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进入考场,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考试过程中使用手机等设备拍摄试题、答题卡等,通过QQ、微信及其他网络平台发布信息、传播试题及答案,均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八、考试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考生作答时要沉着冷静,规范书写,确保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同时按照要求在指定位置正确填涂信息、在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草稿纸上或非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的答案将是无效的,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要在答卷(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立即停笔并停止答题。

九、网上关于高考的信息很多,如何辨别真伪?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互联网平台开展了“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请考生和家长认准官方网站、官方账号,涉高考信息以官方发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各类非官方宣传及承诺,以免上当受骗。

同时,不要相信所谓的“命题专家”的言论,更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所谓的“猜题”和“押题”上,切勿相信涉及钱财的相关信息。请考生和家长弘扬正能量,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温馨和谐的考试环境,共同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

十、考后应如何查分及填报志愿?

考后,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均会公布高考成绩发布时间及官方查询的渠道,请考生和家长关注相关权威发布信息。

同时,为加强考生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教育部将组织各地各高校举办“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网上咨询周”活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报考咨询服务,解答相关问题。各地招生考试机构还将组织实施系列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活动,提供志愿填报政策培训、志愿填报指导材料、线上直播咨询活动、电视或电台政策宣讲等。各高校也将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生宣传咨询服务,请考生和家长关注。

考生和家长如还有其他具体问题,可向当地的考试机构及考点学校咨询。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