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共同缔造我先行——探索分享生活美】下活“产业棋” 奏响“富民曲”

时间:2023-06-05 08:17:53      字体:  打印  播放

(全媒体记者 洪玲  通讯员 冯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走进六月的兵营镇四条沟村,青山、田园、通村路与错落有致的农村新居交相辉映,村民们有说有笑,绿树红花、墙体彩绘……随处可见的新气象,讲述着“共同缔造”的动人篇章。

近年来,兵营镇四条沟村牢牢把握乡村振兴工作主线,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实施路径,依托“众人来商量”为平台,因地制宜优先发展农业产业,盘活闲置资产,全力推进招商引资,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带领村民奔向村美民富共富路。

集民智 茶园焕发新活力

清晨的四条沟村新屋场茶园静谧悠然,连绵起伏的茶山在薄雾笼罩下,绿意葱翠。茶山上,数十名群众散落在各个山头,他们有说有笑,躬身采茶,畅谈着党的好政策。

“在家门口采茶,每天有一两百块钱的收入,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又能通过采茶制茶来增加收入,感到很知足。”四条沟村村民吴志琴高兴地说道。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所以她出不了远门务工,家门口的茶园让她实现了增收顾家两不误。

据了解,兵营镇四条沟村原有老茶园500亩,茶园老龄化严重,导致效益下降,怎样让老旧茶园发挥出更好的效益成为该村产业发展的难题,于是,村委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聚民智汇民力,共同商议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会上,老党员周少成提议的分批进行老旧茶园改造升级成为了可行方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一致同意。说干就干,村干部带头领办了合作社,整合基地资源,分片开展老龄茶园改造管护,逐步实现了从老龄茶园再到丰产茶园的蜕变。同时,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新建幼龄茶园230亩,目前,幼龄茶园已有一半进入采摘期。

山上采茶忙,山下制茶香。四条沟村在盘活村级茶场的同时,注重加强同市内其他茶企合作,延长采茶时间,增加茶农收益,截至五月底,每天仍有二十余名群众进园采茶。为了提高茶叶加工品质,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杀青、揉捻、烘干等技术,全程参与制茶过程,力促茶叶质量、产量双提升。

据悉,今年上半年,四条沟村已生产干茶2000余斤,茶园管护、采茶制茶共发放工资24万余元,带动村内82户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抓招商 羊肚菌变成“致富伞”

在四条沟村公路旁,三十多个大棚就地排开,棚内长满了伞状的羊肚菌,菇农正在不停地弯腰采收,时而传来丰收后的欢声笑语。

近年来,兵营镇四条沟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2022年成功引进一家市场主体,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不断加强同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在村内率先试种30亩羊肚菌。同时,加强同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技术合作,实行“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技站+农户”的“抱团式”发展模式。

“去年11月便已开始着手羊肚菌的试种,这是我镇首次尝试羊肚菌种植,目前已经全部采收完毕,今年效益较好,下一步,我们将在兵营镇其他村继续推广种植。”兵营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王观锋介绍说。

截至目前,四条沟村已完成两万余斤羊肚菌采收、烘干,并已全部销售完毕,半年来,发放务工工资12万余元,直接带动35户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

齐发力 特色产业带来新希望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行走在四条沟村安置点大道上,河岸整整齐齐,岸边20余亩脆李园郁郁葱葱,树枝上挂满了翠绿的果实,果树下摆放着20余箱蜜蜂,蜜蜂采花有助于果树授粉,脆李开花也是蜜蜂的重要蜜源,果树和蜜蜂相得益彰,这是该村青年党员王龙领办发展的家庭农场。在蓝天、河岸、果树的交相辉映下,一幅秀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此外,该村还发展兵营西瓜50余亩,黄牛100余头,山羊300余只,蜂蜜260余箱,生猪2000余头,逐步使特色产业多点发力,成为村民致富的新增长点。

“借助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机遇,下一步,我们村将继续加大培育和引进市场主体力度,扎实做好产业建设管护,依托‘众人来商量’为平台,集思广益,共同缔造产业家园,不断提升带动效益,让产业家园发展惠及更多农户,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该村村主任李开湖充满信心地说道。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