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世界环境日】竹溪人请注意!这三个环境问题已经危及到了我们的生存→

时间:2022-06-06 11:55:57      字体:  打印  播放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央视新闻联播片尾大美中国推出乡村网红景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竹溪县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响应党中央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充分部署,持续打好农业农村环境治理攻坚战。但当前农村的环境治理仍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乡村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现列举以下较为严重的几个污染问题,广泛宣传,我们一起学习处理污染的办法,共建美丽乡村。

废旧电池回收

 什么是废旧电池回收?

废旧电池回收利用是指把使用过的电池通过回收再次利用,国内使用最多的工业电池为铅蓄电池,铅占蓄电池总成本50%以上,主要采取火法、湿法冶金工艺以及固相电解还原技术。外壳为塑料(8570, 80.00, 0.94%),可以再生,基本实现无二次污染。

● 为什么要进行废旧电池回收?

废电池大量丢弃于环境中,其中的酸、碱电解质溶液会影响土壤和水系的pH,使土壤和水系酸性化或碱性化,而Hg、镉等重金属被生物吸收后, 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类的食物链,在人体内聚集,使人体致畸或致变,甚至导致死亡。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够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5种物质中,电池里就包含了3种。

 废旧电池的危害有哪些?

(1)锌锰电池

锌锰干电池的危害,主要是其中所含的Hg和酸、碱等电解质溶液在废弃后可能进入环境中所造成的危害。重金属Hg能够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日本“水俣病”的罪魁祸首。

(2)钮扣电池

钮扣式锌银电池广泛地用于电子钟表、计算器、助听器等,是人们比较熟悉的电池品种。这类电池的危害也主要是由Hg、镉和银造成的危害。据有关资料显示,一颗钮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能污染60万升水。

(3)锂电池

锂电池(Lithium battery)是指电化学体系中含有锂(包括金属锂、锂合金和锂离子、锂聚合物)的电池。包括一次电池和金属锂、锂离子二次电池。因其具有性价比高、储存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点,被应用于手表、照相机、计算器、后备电源、心脏起搏器、安全报警器等。这类电池危害相对较小,对其回收利用,主要是回收有用成分金属锂。

(4)碱性蓄电池

碱性蓄电池有锌银、镉镍、铁镍、镍氢等系列电池。镉镍蓄电池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电池系列,也是环境污染问题所重点关注的一种电池,镉是毒性很大的物质,具有致癌性,而镍也同样具有致癌性,对水生物有明显的危害性。据美国EPA调查,废弃镉镍电池的镉占城市固体垃圾中镉总量的75%。

(5)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销售额占全球电池销售额的30%以上。我国铅酸蓄电池年产量近3000万kWh。这类电池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属铅和电解质溶液的污染。铅能够引起神经系统的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的消化不良,血液中毒和shen损伤等症状。

 废旧电池如何回收?

电池属于化学垃圾,如果将废旧的电池仍在土里,它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污染土壤,从此植物就不能生长,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危害极大,随意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 

那么属于有害的,应该怎么处理呢?应该放在专门的垃圾箱里,一般常见的干电池包括碱性电池,锂电池,可以直接扔在专门的分类垃圾箱,含铅汞的废电池应该交给废电池回收机构让他们处理,不含铅汞的废电池可以直接扔在分类垃圾箱里。

禁止燃烧秸秆

● 什么是秸秆禁烧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等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秸秆禁烧就是指农民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毁的一种行为,因为秸秆焚烧的害处很多,所以我们通常是禁止秸秆焚烧行为的。

● 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

1、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一倍,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三倍。当可吸入颗粒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位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2、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3、引发火灾

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大火,往往难以控制,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引发山林大火后果不堪设想。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

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 秸秆焚烧主要是指?

据了解,实际上这是一个秸秆概念所涉及的内涵、外延不一致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广义和狭义有区别的问题。现在所说的农村“秸秆焚烧”实际上主要包含两部分主体:

一部分是指玉米杆、水稻杆等农作物生产残留物;另一部分是指田间地头的枯草、树叶、垃圾等。对于玉米杆等农作物生产本身的残留物,随着目前科技的研发进步和收储体制机制的完善,利用得已经比较好,这些秸秆可以进行机械化还田、农牧养殖饲料化、生物质颗粒燃料等利用,全市的综合利用率已经达到90%以上。

但对于另一部分农村田间地头的枯草、树叶、垃圾等“秸秆”而言,在目前的科技和机制条件下,还无法做到有效收集和资源化利用,长久以来,农民对这类秸秆的处理办法就是“就地焚烧”。

● 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秸秆还田作肥料

秸秆持续还田可以减少化肥用量,也可以离田用于填肥,或捆扎后集中堆放、转运、处置。鼓励开展机械收获还田与翻耕同步作业,要求收割机留茬高度不超过15cm,切碎长度不超过10cm,匀抛后进行还田作业,耕作深度达到12cm以上。

2、过腹还田

过腹还田是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培育食用菌

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能有效地解决近几年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与棉籽壳供应不足的矛盾。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

4、制取沼气

稻草秸秆等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饲料。我国的南方北方都能利用,此种方法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模式,适应于现代农村发展的需求,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5、用作工业原料

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能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6、用于生物质发电

将秸秆直接焚烧或同垃圾等混合焚烧发电,还可以汽化发电。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平均含硫量只有3.8%。

7、用于生物降解材料

将秸秆超细粉碎后在反应堆与添加剂一起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得秸秆中的纤维具有热塑性。这种材料可以用于薄膜、片材和注塑类的产品制造,可替代石油产品,是一种环保健康材料。

果蔬农药残留

 什么是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是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产品(或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除农药本身外,也包括农药的有毒代谢物和杂质,是农药及其他相关物质的总称。

● 是否所有农产品都有农药残留?

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可能含有农药残留。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农药使用技术等限制,农药实际使用率只有30%,大部分农药流失到环境中,通过风吹雨打、自然降解和生物降解,在收获的时农药残留量是很少的。

 能不能不用农药?

在植物的种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病虫害,使用农药是防治病虫害最直接的办法。

● 我国对农药的控制

我国对农药的登记、使用和管理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在高毒农药的控制使用规定上,甚至要严于一些发达国家。

● 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能不能吃?

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而超标农产品则存在安全风险,不应食用。

● 有效去除95%以上农残的措施

1、淡盐水浸泡

一般蔬菜先用清水至少冲洗3-6遍,然后泡入淡盐水中浸泡1小时,再用清水冲洗1遍。对包心类蔬菜,可先切开,放入清水中浸泡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以清除残留农药。

2、用日照消毒

阳光照射蔬菜会使蔬菜中部分残留农药被分解、破坏。据测定,蔬菜、水果在阳光下照射5分钟,有机氯、有机汞农药的残留量会减少60%。方便贮藏的蔬菜,应在室温下放两天左右,残留化学农药平均消失率为5%。

3、用淘米水洗

淘米水属于酸性,有机磷农药遇酸性物质就会失去毒性。在淘米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用清水洗干净,就能使蔬菜残留的农药成分减少。全国各地均有这种虫,它是甘蓝菜、卷心菜、西兰花、菜花、长叶莴苣等十字花科蔬菜的严重害虫。虽然菜粉蝶本身并无害,但菜青虫咬食叶片,咬过的叶子创口易诱发软腐病。

4、 用小苏打洗

先在水中放上一小撮碱粉、碳酸钠,搅匀后再放入蔬菜,浸泡5至6分钟,再用清水漂洗干净。也可用小苏打代替,但要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到15分钟左右。

5、 用开水泡烫

在做青椒、菜花、豆角、芹菜等时,下锅前先用开水烫一下,可清除90%的残留农药。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