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突围九问”我来答:从“鞭打快牛”窥探“九问”症结要害

时间:2022-03-01 09:07:17      字体:  打印  播放

由县教育局、县融媒体中心联合举办的“教育杯”《“突围九问”我来答》大讨论有奖征文活动,自2月13日发起征稿以来,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踊跃来稿。经遴选与主题契合度高的优秀作品逐期刊登,敬请关注。

答好“九问”关键在催生激活内生动力

——从“鞭打快牛”现象中窥探“九问”的症结所在

作者:翁建斌

相传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从前,有个农夫从集市上买了一黑一黄两头牛,第一天,农夫牵着两头牛来到田间,他先给那头壮实的黑牛套上了犁枷,但这头黑牛就像块石头一样,不论农夫怎么吆喝,就是一动不动。农夫在无奈之下换上了黄牛,黄牛倒是很自觉,一套上犁枷就奋力地拉着犁往前走,可即使是这样,农夫还是不断地鞭打着黄牛,吆喝着让它再快一点。黄牛看了看不远处的黑牛正悠闲地吃着草、踱着步,顿时,黄牛觉得十分不公。于是第二天,当农夫再次把黄牛拉出来时,不论他再怎么打,黄牛都一动不动。

故事中原本勤劳能干的黄牛,就这样在农夫的鞭子下变成了偷懒的牛,这其中的原由是什么呢?最初,黄牛干活快,积极主动,十分卖力,这样的“快牛”理应得到主人的奖赏,比如多喂草和水,给予一些特殊呵护。然而,它的卖力得来的却只是更多的鞭打,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当黄牛想通了这一点,并且仍然不断地受到鞭打,心中自然气愤,就再也不愿做“快牛”了。

“鞭打快牛”的寓言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而这一现象在当前很多单位,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中是普遍存在的。工作中越是积极肯干、能力较强的人越容易分配到更多的工作任务,担当的工作任务越重,由此责任越多,受到的批评也就越多;而那些成绩平平、能力平庸的人,只承担无关紧要的事,则明哲保身、相安无恙。而实际上“快牛”的负出与回报又不对等,“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现象普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更有甚者,多干的不如少干的,少干的不如不干的。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不仅严重影响“快牛”的健康发展,挫伤其工作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纵容了“慢牛”不思进取,放纵懒散的习惯,久而久之会让单位的工作氛围变得沉闷,失去活力。

县委县政府开展“突围九问”谈心谈话工作,抓住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要害。笔者认为,“九问”实质上就是要解决党员干部干工作的内生动力问题,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针对“九问”症结所在,要着力破解“鞭打快牛”这一怪象。

要在思想上破解,突“不思进取”之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面对“鞭打快牛”现状,党员干部首先要摆正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提升站位、增强修养、放大格局,从思想层面上认识工作价值,把认真履职、努力工作内化为滋养身心的一种乐趣,内化为一种行动自觉,内化为一种生活需要,多一些主动、少一些推诿,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认真、少一些敷衍,多一些奉献、少一些计较,多一些正面能量、少一些负面情绪,见贤多思齐、见不贤多内省,永远做一流版本的自己,不做二流版本的别人。把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基本规范、第一要求,作为回报党组织培养、回报社会和人民的路径和契机,保持定力,心怀感恩,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蓬勃的朝气,昂扬的斗志和旺盛的激情。

要在管理上破解,突“苦乐失衡”之围。“鞭打快牛”现象背后,暴露的是管理的松懈和失衡。一个单位之所以设置不同的岗位、调配人数不同的干部,就是要聚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激励全体干部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勠力同心、群策群力地推动工作。如果单位领导只是倚重一两位能力强、效率高、老实肯干的同志,事无巨细,扬鞭劲催,这并非明智之举。“快牛”的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地扬鞭策牛,甚至是干的越多,处罚越多,时间久了,难免会使“快牛”失去锐气;“天塌下来有高人顶着”,在此心理作用下,更会助长“慢牛”遇到问题躲而远之、面对困难避而逃之的惰性。作为管理者的领导层面,要善于统筹用好一个单位的人力资源,抓住用制度管人这个根本,处理好老同志与年轻同志、文字性工作与事务性工作、繁忙岗位与相对清闲岗位的关系,树立“一盘棋”观念,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做到人岗相宜、人尽其事,严格分工、强化协作,定岗稳岗、轮岗转岗,从根本上杜绝工作量不均的问题。

要在机制上破解,突“平均主义”之围。“快牛”之所以变“慢牛”,甚至心怀抱怨,牢骚满腹,是付出与回报不对等造成的。很显然,身为“快牛”的“业务精英”承受了普通干部难以想象的压力,付出了一般干部数倍的精力和汗水,但报酬并没有与付出成正例,而且还要承担“洗的碗越多,打破碗的可能性就越大”的责任风险,时间一长,哪儿还有工作内生动力。破解“鞭打快牛”的困局,要保持“快牛”的积极性,又要激发“慢牛”的主动性,关键要完善“奖勤罚懒”机制,解决好“快牛”付出与回报的合理关联,完善考核约束措施,建立严格的履职尽责考评制度,动态化监管党员干部的工作情况,把工资报酬与评先表模、提拔使用、工作绩效挂钩,让能者多劳亦多得。同时,要真正健全落实容错纠错制度,鼓励“快牛”砥砺奋进,督促“慢牛”比学赶超,树立鲜明导向,创造良好氛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生动局面。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