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砥砺奋进铸华章,继往开来启新程。在县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在县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上,县委书记柯尊勇提出了“必须科学回答好‘十问’”的要求,县融媒体中心特推出《喜迎党代会 科学答“十问”》专栏,动员全县上下始终保持奋力奔跑的精神状态,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为竹溪的今天尽心尽责、奋力打拼,为竹溪的明天夯基垒台、赋能添彩。
《喜迎党代会 科学答“十问”》之四:绿色先行“先什么”?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新时代竹溪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唯一路径,也是竹溪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绿色崛起示范县”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
一是理念先行。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深入实施“农业+、生态+、文旅+、康养+、互联网+”,着力构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经济体系,形成大生态、大健康、大旅游完整产业链,加快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畅通转化,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实现金山银山“价值”。
二是机制先行。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资产保值增值、绿色经济提质提效、绿色产业富民惠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率先破题,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经济、绿色银行,探索建立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标准、双考核工作机制,推动生态产品“明码标价”、有序交易,让绿水青山“有颜、有价、有市”,争创“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
三是整治先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巩固拓展“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果。坚决落实十年“禁渔令”,切实做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探索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推进模式,持续开展打非治违,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以竹溪河、汇湾河、泉河等流域为重点,全面实施“一河两岸”综合治理、生态修复、风貌提升,统筹上游下游、岸上岸下、干流支流,推动县乡村组户“五位一体”,实现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打造景观生态、休闲康养廊道。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