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要闻 > 正文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最美”系列展播|之“最美教师”杨慧玲

时间:2021-09-17 08:51:58      字体:  打印  播放

扎根教坛终不悔  勤奋为舟爱做帆

竹溪县最美教师杨慧玲同志先进事迹

1

杨慧玲,女,汉族,1969年9月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杨慧玲先后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勤耕教坛,曾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参与或指导校园文艺作品竞赛获得多项荣誉。她本人荣获“十堰市骨干教师”和“竹溪县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严于砥砺师德,坚持以爱育人

杨慧玲长期任教于农村学校,农村孩子受家庭环境影响,往往因为缺乏心理关怀和正面引导而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奉“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为工作之圭臬,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每一位寒门学子,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杨慧玲曾经带过一个叫李娜的小学六年级女生,成绩较差,生活上很自卑,平时不爱与人交往。在一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中,杨慧玲发现李娜的音准、节奏和音色都很优秀,可就是因为胆小,在唱歌时声音很小,杨慧玲就鼓励她大胆地独唱,在她循循善诱的开导下,小李娜终于敞开了心扉放声歌唱,在那一年的“六一”儿童节的舞台上,班上16名女生为她伴舞,她独唱的《映山红》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一致赞扬。通过这次表演,惊喜的是李娜在学习上竟也突然开窍,成绩进步明显,身边的朋友也明显变多。

2

刻苦钻研本职,坚持终身学习

杨慧玲在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中始终笃志追求高水平教学,以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她的数学课堂总是妙趣横生。后来转岗任教音乐,她主动转变角色,积极自我充电,迅速地由音乐教学“新手”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能手”。作为非科班出身,“半路出家”的音乐教师,她始终以专业音乐教师水平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弥补自身知识匮乏,多年来她孜孜矻矻地学习音乐教学理论,从弹钢琴到做指挥,从一首歌到一支舞,从一堂课到大合唱,缺什么补什么,“不留短板”是她在音乐教学工作中矢志不渝的追求,杨慧玲的音乐课一直走在学校教学实际需求的前列,赢得了校领导和各位师生的一致好评。

3

追求精益求精,坚持做出成绩

近年来,杨慧玲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带领学校音乐学科组一班年轻教师创作优秀节目,参与各类竞赛,常常是废寝忘食,家、校园两点一线排练节目,今年“六一”前夕,学校合唱、舞蹈、器乐等节目排练工作繁多,时间紧,任务重。杨慧玲担任舞蹈节目负责人,同时考虑到她多年来从事音乐类节目排练一线工作的丰富经验,又让她担任三个节目的总策划,除此之外,杨慧玲还要负责三小校区“六一”儿童节的两个节目编排工作。尽管杨慧玲在学校音乐学科组的年龄最大,却挑起了最沉的担子。正在艺术节即将比赛的时候,接到通知,要求密云学校的教师代表教育局参加全县第七届广场舞比赛,她用最短的时间组织起了32名教师连续四天每晚加班排练。在这最紧张的四天排练中,艺术节的比赛也拉开了帷幕,她又连续三天早上5:30出发赶赴学校为参赛学生化妆,每天顶着烈日风尘仆仆,她的脖子因此而被晒伤,为了不耽误工作,她选择在晚上10点广场舞节目排练结束后再去医院打针。她的这种“拼命三郎”般的工作精神让身边同事都心疼的说“杨导辛苦了!”。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杨慧玲负责的舞蹈节目《我爱那条河》最终获得了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器乐和合唱也获得了二等奖,沉甸甸的担子,沉甸甸的成绩,杨慧玲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毕生职业追求书写了一曲乡镇音乐教师最美的赞歌。

卅载如白驹过隙,行未止尚倍感多艰;三年仍光阴似金,勤不懈必风景无限。杨慧玲已扎根杏坛三十多年,回首往昔,她取得的成绩里有领导的支持、同事的配合、学生的刻苦,更有自己勤耕不辍的一路坚持,尽管还有三年就要退休,但是她现在一谈起工作仍然是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龙马精神,“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是她走上讲台最显眼的标签,敝帚自珍之余,她仍然是信心百倍、干劲十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她一定能够超越年龄的桎梏,做到“给时间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