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其所爱,享幸福人生
竹溪县最美教师王玉华同志先进事迹
王玉华
王玉华,女,1973年1月出生,现任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从教27年,一直从事双班语文教学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优异的教学成绩是她的一张靓丽名片,先后获得“竹溪县优秀教师”“竹溪县教学能手”等荣誉,在市级、县级优质课均获大奖,多篇教育论文、教学反思被评选或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多次指导学生征文获全省一等奖。
坚守着心中的“明月”立志当“好老师”
当“好老师”,当一名“名师”,这个追求是王玉华心中的“月亮”。从教二十多年来,她是这样想的,也这样做的。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是王玉华同志的工作宗旨,爱学生是她的工作出发点,工作中,她体会到:“教书是一份能使人生活充实、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
她借助各种机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研究教材、教法,研究高考,研究学情,积极践行乐学高效课堂,她注重利用学校这片沃土锻炼自己,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比武活动,几乎是一月一小赛,一季一大赛,从书法比赛到板书设计,从说课到优质课竞赛,她在各类竞赛中提高自己。为上好一节课,她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一呆就是一上午;为了设置课堂情景,她虚心向同行请教,向学生了解她们的需求;为了设计多媒体课件,她不辞辛劳到处搜集素材。她希望自己的课能够至真、至善、至美,让学生有更多的热情学语文,爱语文,享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正因为这个“爱”字,所以不懈追求,使她在教学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服从组织分配,遵守工作纪律。正是依凭这种工作热情,无论学校分配给她怎样的学生与班级,都没辜负领导、学生、家长、社会的厚望,总是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的答卷。年年被评为校、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多次获得市级竞赛一等奖。先后在2016届、2019届、2020届高考中,所带的语文高考成绩在同类学校排名第一。
不断修缮自我做有温度的教师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这就要求老师与时俱进,不断修缮自我,做个有温度的教师。王玉华要求自己,要学习调节自我,要身心健康,要努力钻研学问,要心中有爱、胸中有业、手中有术、口中有才,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王玉华对学生的温度,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心理的关注和疏导上,体现在对学生一言一行的严格要求中。
王玉华“以诚心换诚心”。学生小梁喜欢和她谈论关于学习和人生方面的问题,小梁说:“我现在特别讨厌自己。以前,我认为我在做我自己。现在,我变圆滑了,我在迎合周围的人,我不单纯了。”王玉华告诉小梁:“这事可以这样看,你更懂得顾及周围人了,你的情商提高了,你成长了。只要‘以善处事,以诚待人’就好。”听老师言,小梁坦然,王玉华亦欣然。
为提升孩子们人生境界,她专门开设阅读课,让孩子们在书海里遨游,然后写下那些动情、动心的文字;她引导学生读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汪曾祺的《生活是很好玩的》《一定要,爱着点什么》 ,蔡澜《做一个有趣的人》,曹文轩的《草房子》……读多了,视野开阔,精神境界也不一样。被书香浸润的人最有魅力,然后气自华。
王玉华自言: “作为老师,爱与责任,永远是师德之魂。任何人,你所坚持的东西,一定是源于爱。只有责任,而没有爱,就是没有温度的工作;有了爱,你才会在其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也才能支撑你走的更远。”
热爱生活做最美教师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只要一直热爱,生活便是向上的,美好的。
48年,经历了一些磨难,但她依然积极向上,追寻美好。工作之余,休息时间,回老家看望、照顾亲人,运动、旅行。在广场上跑步,酣畅淋漓地出汗,骑行在蜿蜒起伏的山路上,吹着风,呼吸新鲜空气,享受自然的美好。她曾在暑假用25天的时间骑行两千多公里的318川藏线,锻炼了她的身体、意志力;运动,让她更精神、更阳光,让她元气满满地生活、工作。更难得的是,她以她的热爱影响着她的学生,她的同事。
这样的老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热爱生活,阳光、健康,心态好,能予你坚持和热爱的力量,焉能不美?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