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峰镇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大民生事项和发展工程,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以环境改善促风貌提升、以实干担当促作风转变、以全民参与促治理升级,为镇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环境基础。
环境美、生态好,为群众幸福“加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理念,将环境改善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抓手。一是强力“治乱”,规范占道经营30余处,拆除违规破损广告牌80个、乱搭乱建20余处,镇容村貌焕然一新。二是源头“治污”,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铺设污水管网10余公里,新建溢流堰7座、生态护岸4公里,污水收集率达85%,有效守护碧水清流。三是精心“治绿”,建设公路绿化带1.2公里,新增景观花箱150余组,补植月季等花卉苗木500余株,不断厚植生态底色。
邓家坝村驻村干部肖沁锜深有感触:“得益于水美乡村等项目实施,昔日的河堤破损、杂物堆积景象彻底改观,如今河畅岸绿,成为村民休闲垂钓的好去处。更令人振奋的是,村内产业路、庭院整治等项目成功纳入省级美丽乡村片区建设,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干实事、解民忧,为干部作风“淬火”。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年轻干部践行群众路线、锤炼过硬作风的实践平台。领导班子率先垂范、靠前指挥,组建由镇村干部、公益性岗位、志愿者及群众共同参与的整治队伍。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污”问题,以攻坚克难的精气神,累计整治乱堆乱摆点位420余处,清运建筑废料280余方,高效解决民生实事61件,让整治成效可感可及。
甘家岭村甘大娘对此赞不绝口:“反映家门口杂物堆积的烦心事后,镇上年轻干部次日便协同村干部帮我清理得干干净净,政府真心实意为民办好事,环境清爽了,心情也舒畅了。”
干部带、群众动,为乡村治理“增效”。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从“干部端菜”向“全民动手”的治理模式转变。综合运用户院会、主题党日、微信群等多种载体宣传动员,发挥“干部+党员+中心户长”示范引领作用,融入“积分制管理”“小手拉大手”等有效形式,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着眼长效常治,构建“问题发现-立行立改-效果评估-持续提升”闭环管理机制。结合“六无乡镇”创建,出台《中峰镇废旧塑料兑换奖励办法》,新建废旧塑料回收屋1处,推动环境治理常态长效。
水清则茶韵,土沃则稻香。下一步,中峰镇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运用,下足绣花功夫,将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以打造“茶山稻海映画卷、美丽庭院成风景”的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目标,努力让优美环境转化为发展动能、惠民福祉,为加快“一城四地”建设贡献强劲的中峰力量。(黄承昊)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