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中峰镇刘家湾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深化共同缔造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为抓手,牢牢把握“五共”方法的核心要义,探索实施“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中心户+农户”四级治理体系,构建了“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活力。
打造“主阵地” 激活基层治理“红细胞”
坚持支部引领,以湾组、集中院落为基本治理单元,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中心户+农户”的四级治理体系。
将全村157户农户划分到3个小组,在各组成立3个党小组,选配3名党员担任小组长,充分利用村内“三员三老三师”、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资源,选取5名党员和群众担任党员(群众)中心户长,构筑起以党支部为“大脑”,党小组长为“神经中枢”,中心户长为“神经末梢”的基层治理“微堡垒”。
培育“好家风” 夯实基层治理“微单元”
加强党组织在家庭建设中的引导,发挥家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家建”为抓手,大力开展“五好家庭”选树、“家规家训进万家”等活动,将良好家规家训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充分发挥其教化引导作用,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增强广大村民以幸福“小家”汇成美好“大家”的主体意识,形成“家庭和、家教优、家风正、家园美”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该村评选出“五好家庭”15户、收集家规家训75条、讲家风故事5场。
架起“连心桥” 绘就基层治理“同心圆”
坚持以“共同参与”为出发点,组织党员群众携手共建,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共同填写家庭档案。开展党员群众共填家庭档案活动,由中心户长会同包联群众共同完成“我家的家庭会、我家的大事记、我家的家规家训、我家的大变化、我家的荣誉、我家的年度评价”等内容,全程复盘每户院前院后、改前改后、说事前说事后的对比变化,增进群众的感恩意识,提升群众的认同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已实现8个湾组387户农户,家庭档案全覆盖。
共同实现“微心愿”。支部带领8个党小组组长,扎实开展“户户走到活动”,用面对面拉家常、听心声的方式,收集群众的诉求和“急难愁盼”的事,形成“愿望清单”,利用每月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开展“群众微心愿党员来领办”活动,村内每位党员结合自身实际,主动认领1个微心愿,到包联农户家中共同制定愿望实现计划,带领农户共同实现“微心愿”。截至目前,已收集微心愿62个,完成了47个,有效的拉近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共同参与村级事务。搭建“众人来商量”协商议事平台,由党员(乡贤)中心户长担任说事人,定期组织村民围绕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公共设施管护、惠民政策落实、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等内容开展说事议事活动,坚持村级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三办两公开”工作要求,发动群众有序参与村级事务。今年以来,共组织召开说事会24场,共同决策产业建设、低保评议、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11件。
创建“新载体” 搭好基层治理“大舞台”
积极探索“新载体”,以新方式、新制度、新平台应对基层社会治理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村级治理中。
举办“当好六大员共建幸福村”活动。组织27名党员(乡贤)中心户长,挂牌亮身份,开展“当好宣讲员,让党的声音到户。当好办事员,让代言代办到户;当好调解员,让矛盾化解到户;当好引导员,让共同缔造到户;当好监督员,让文明乡风宣传到户;当好示范员,让兴业致富到户”的“六大员”活动。每年度评选出一批优秀的中心户长进行表扬,提高共同参与村级服务管理的积极性。
实施“双积分”管理制度。探索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和“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的双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卫生清洁、邻里和睦、产业发展、公益活动等常规性项目和“五好家庭”、优秀共产党员和十星级党员评定等活动纳入到“双积分”测评体系中,对于“积分大户”或者事迹特别突出家庭,纳入村级“红黑榜”进行张榜公示”。“双积分”不仅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内生动力,更成为了党员群众互学互比互促的“大舞台”。
开展“六访六促”活动。用活用好村内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设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开展“六访六促活动”,将代表委员履职触角从每届党代会和每年两会延伸到平时,从会场延伸到田间地头和农户的家中,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搭建代表委员工作在一线的“大舞台”。(刘兵)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