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无限好,连日来,笔者在向坝乡向坝村四组茶叶种植基地里看到,只见一垄垄茶道整齐划一,一根根茶苗行列有序,村民们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开沟、放苗、踩实,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向坝乡地处大巴山脉,海拔高、光照足,云雾缭绕、雨水充沛。今年年初,该乡积极谋划,引导当地农民流转了600多亩闲置土地,将昔日贫瘠的荒山改建成为生态茶园,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让荒山变茶山,茶山变金山,将发展茶产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助农增收的双赢举措。
“栽苗要栽紧,定根水要浇足浇透,不浇透易造成存活率低。”眼下到了栽茶苗阶段,为了让广大村民熟练掌握种茶技能,乡党委领导自己当起了茶叶种植专家到现场动手栽茶苗,为农户传授选苗、施肥、栽种等技术和知识。
“如何挖坑、如何放茶树苗、如何盖土等等,我们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叶种植效益。”向坝村党支部记王鹏凯介绍道。
“土地流转给村里种茶叶,我们每年都有流转费,在这里务工也有收入,村上说了,后续茶园除草、杀虫、采茶还请我,一年下来我家也有近2万元的收入。”相比以往种粮食,基本只能自给自足,流转土地给村里实现“抱团发展”,脱贫户李崇棠觉得这样很划算。村民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村民用自己的土地种自己的茶,自己经营当股东,一亩地就算只产10斤茶叶都比他们种三亩玉米划算得多,这些天栽下去的绿茶苗长大了好几百块钱一斤。
借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东风”,向坝乡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大力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在各村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精准定位主导产业,找准产业发展致富路。今年向坝村开启的“千亩生态茶园”,预计三年后可见效益,亩产量就可达1.5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当地群众的务工收入,小小茶叶将成为向坝村的优势产业和致富增收的“敲门砖”,为乡村振兴夯实坚强产业基础。
“向坝村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政策,把辖区荒山600亩地作为茶园建设,第一为了增加老百姓收入,第二能增加村集体收入,最重要的是把荒山变成绿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向坝村党支部书记王鹏凯信心满满的说。(向春林 马和香)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