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哥,你算算去年光吃酒席随礼花了多少钱?”5月7日傍晚,在向坝乡向坝村王婶家的葡萄架下,二十几个小板凳围成的户院会正热闹开场。村副主任袁修平举着记账本,掰着手指给村民算经济账:“二柱家嫁闺女要20万彩礼,强子爹办丧事流水席摆了五天,这些旧规矩真是面子光鲜里子苦啊!”
为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向坝乡通过组建移风易俗宣讲队、召开板凳会、把村规民约编进向坝民歌……这些带着泥土味的宣讲方式,帮助村民既算“人情账”也算“经济账”。上半年成功劝导简办婚丧事宜20多场,为群众节省开支100余万元。
翌日清晨,在绿油油的烟田边,驻村第一书记彭阳边帮农户放烟苗边唠嗑:“老叔,您家去年办寿宴剩的二十桌菜,是不是倒了三天泔水?现在提倡‘寿宴一碗面,福寿更长远’,您看成不?”
“要我说,省下的钱给孙子买学习机更实在!”种粮大户刘忠成抹了把汗,扯着嗓子喊:“咱村红白理事会新规我举双手赞成,办事标准上墙,谁超标就亮黄牌!”
“我家去年光吃席就搭进去两万三,以前觉得移风易俗是上边压任务,现在明白这是给自己减负担!”种植户王学龙猛地站起来,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彭书记说得在理,这钱要是拿来买饲料,猪圈都能多出栏十头!惹得田里劳作的乡亲们笑成一片。
“份子钱怎么定”“墓碑怎么改”这些都写进了《向坝村村规民约》,如今走进向坝村,文化墙上的红白事标准格外醒目,大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村民自编的顺口溜:“人情债,减负担;破旧俗,天地宽;文明风,润心田……”据统计,该村通过43场院坝会、田埂会收集的67条“金点子”,已让红白事平均支出下降58%,文明新风正在阡陌间抽枝散叶。(马和香 鲍春雨)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