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 向坝乡 > 正文

向坝乡:培育特色产业走好振兴路

时间:2022-08-22 15:50:01      字体:  打印  播放

“这个烟啊,不是这么分级的,你看这个颜色、部位、油分,肯定不是中橘二啊。”近日,在一座烤房前,烟农陈行兵正在认真地教妻子进行烟叶初分级。

陈行兵在给烟叶灭牙芽

陈行兵,现年52岁,是竹溪县向坝乡人,今年是他种植烤烟的第17年。现在的陈行兵,日子可谓过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小洋楼盖起来了,小汽车买起来了,谁也不曾想到以前的生活却是一团乱麻。

2005年,为了生计,陈行兵跟随村里人去山区挖煤,只为挣点“大钱”,由于缺技术,干的都是苦力活。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挖煤工作中,煤窑突然发生了倒塌,陈行兵被埋在了煤堆里,所幸救援及时,只是小腿部受伤,经过治疗后,也落下了残疾。这件事情对他影响很大,东奔西跑,钱没有挣到,还变成了残疾人,家庭也欠下债务。

陈行兵在分选烟叶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了解情况后,劝说陈行兵好好在家发展,畜牧、种烟、养殖都可以,也好早点过上正常的日子。几经抉择后,陈行兵走上了烤烟种植这条路。或许是想早点还清欠款,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第一年种烟,陈行兵特别卖力,别人翻耕一次,他翻耕两次,大田管理看不见一点杂草,没日没夜地睡在烤房旁。第一年种植了35亩,就赚了10多万元,这也让陈行兵更加坚定了信心。

人只要有一股闯劲儿、拼劲儿,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截至2012年,已种植7年烤烟的陈行兵,为了扩宽收入,种了50亩烤烟,还养了20头猪和100只鸡。为了兼顾产业,他还将村里务农的村民发展成了自己的“员工”,一年下来,烟叶盈利20万元,其余增收7万元,他的“员工”们也获得了不菲的工资收入。在这一年,陈行兵盖起了村里的第一栋楼房,成为了向坝乡名副其实的“有钱人”和产业大户。

“其实要说赚钱秘诀,也没有啥好说的,反正就是不怕亏钱呗,那个时候已经欠了债,光脚的还怕穿鞋子,最重要的还是要感谢向坝乡党委政府的好政策以及烟叶站的工作人员,要不是有他们的帮助和悉心指导,我咋可能把产业干起来,不过人还是要肯干肯拼……”面对慕名而来的请教,陈行兵毫不吝啬地讲起了自己的“发家史”。

陈行兵在饲养家猪

短短几年时间,陈行兵靠种烤烟摆脱了贫困,经济上打了翻身仗,在2018年顺利通过精准扶贫评估,陈行兵一家正式脱贫。现如今,儿子在卫生院上班,媳妇也娶了,陈行兵还给他配了一台小轿车,同以前的日子相比,他们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2年,陈行兵种植了40亩烤烟,养了10头猪、50只鸡。在烟叶站技术员的鼓励下,还种植了12亩的林下天麻,妥妥的“产业综合体”。

“都说人到60岁退休,可我想干到自己做不了再去养老,本来是一辈子的苦命人,是种烟给了我自信,后面我可能会减少养殖,通过土地流转,继续扩大规模,主要种植烟叶和天麻;并且明年着手作物套种,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收入,还要把村上没有种烟的劳动力都集中起来,让他们能在家门口赚钱……”谈起以后的打算,陈行兵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规划,他不仅“富”了自己,还时刻想着“富”他人。

人穷但不能志短,懒惰才是致富的“拦路虎”,要走好乡村振兴这条路,就要充分发挥挖掘农村产业特色。(张和树 陈绍锋)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