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回信精神,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送”政治责任,桃源乡坚持党建引领、全员参与,凝聚“共”的力量,担起“守”的职责,常态化开展“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乡村。
党建引领,织密护水责任网。构建“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护水格局,每周五组织党员先锋队深入水源地、支沟库区开展“拾污清漂”主题活动,通过示范行动带动辖区村民广泛参与。建立“河长+党员+志愿者”网格化管理机制,划分志愿服务片区,明确责任分工,形成覆盖全乡流域的守水护水网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集中守水护水活动30余次,疏浚淤塞沟渠2公里。
志愿先行,凝聚护水合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9支100余人的守水护水志愿队伍,常态化开展河道保洁、垃圾分类宣传等行动。通过“民声收集——研判——反馈”闭环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解决河堤加固、污水治理等民生问题12件,堆筑防洪沙袋300余个,提前防范汛期风险。
长效管护,构建长效机制。将守水护水纳入村规民约,推行“积分制”管理,动员农户参与房前屋后环境维护。建立动态排查机制,对易形成污染的养殖区、生活区进行常态化巡查,并编制“一河一策”防治方案,从源头防控水体污染。深化“志愿服务+产业发展”模式,推广林下种植、生态养殖等技术,推动水源保护与富民增收协同发展。
下一步,桃源乡将持续深化守水护水活动,推动守水护水与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为服务支点建设贡献绿色力量。(周立楚)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