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 桃源乡 > 正文

乡村振兴故事丨今朝引得活水来 浇灌乡村振兴梦

时间:2025-06-09 16:14:38      字体:  打印  播放

仲夏时节,走进桃源乡瓦沧村,只见养殖基地里清流涌动,成群的冷水鱼悠然游弋。村民们依托这一泓活水,纷纷兴办起农家乐,鱼宴品尝吸引着八方来客。袅袅炊烟间,欢声笑语不断,孩童在溪边嬉戏,老人在院中闲话,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瓦沧村精准锚定自身“林丰水富”资源特质,深度融入竹溪“一城四地”建设大局,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特色化”发展方向,深度挖掘天然冷泉与森林生态两大核心优势,以深山冷水鱼养殖、古法酿酒为强劲双引擎,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以水兴业、三产融合”乡村振兴新道路。

1、鱼跃龙门冷水渔业激活经济链

该村突破“山区难兴业”思维桎梏,依托92.93%森林覆盖率与天然冷泉资源,创新实施“三变”改革,将分散的资源、资金、人力整合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动员村民以土地入股、资金投入、劳动力参与的形式,自主发展冷水鱼生态养殖项目。新建的48套标准化鱼池整齐排列,宛如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明镜,这些鱼池每年预计可产出35万斤优质冷水鱼,亩均效益较传统养殖提升8倍,实现“冷泉养贵鱼、生态生金银”价值转化,为竹溪绿色食品加工地建设提供优质食材支撑。

创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土地流转集约化、资金入股多元化、劳务合作常态化,带动39名村民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1.3万元,构建起“支部引领、党员示范、户户参与”产业矩阵,让村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共享生态红利。

2、酒醉桃源古法酿造赋能共富链

为进一步拓展“山泉水价值”,瓦沧村投资10万元改造古法酿酒作坊,以本土优质玉米为原料,传承古法酿造技艺,秉持“一方山水酿一方美酒”的理念,年产纯粮佳酿5000斤。着力打造“瓦沧古酿”绿色品牌,擦亮“好水酿好酒、深山藏珍品”产业名片,为桃源生态康养旅居地建设增添特色文旅元素。

该作坊带动附近5人就业,为村集体创收3000元。同时,通过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打造“农家乐”,推出“特色鱼宴+定制佳酿”套餐,以“一鱼一酒”双IP引爆消费热点,激活“家门口经济”,推动小作坊变身“共富工坊”,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

3、守水护土多元共治绘就新画卷

该村坚持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引导村民养成“自觉分类、主动投放”的良好习惯。同时结合“一庭四园”建设,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打造小花园、小菜园,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竹溪生态康养旅居地建设夯实环境基础。

划定党员护水责任区,设立“党员护水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定期开展巡河护水行动,清理河道垃圾。同时,发动群众组建“护水志愿队”,通过积分兑换奖励机制,鼓励村民参与水源地保护、河道整治等工作,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全民护水格局,守护好瓦沧村的每一滴清泉,为冷水鱼养殖、古法酿酒等产业提供优质水源保障。

一村富不算富,全域共富才是路。下一步,桃源乡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生态品牌价值,让深山“活水”滋养共富田园,为竹溪“一城四地”建设添势蓄能。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