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为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实践活动有关要求,全县各地扎实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规范试点扩面方法步骤,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参与,涌现出一批典型事例和特色经验做法。11月26日起,竹溪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栏目《共同缔造试点行》,将对全县320个行政村(社区)的共同缔造试点做法进行集中展示,为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增效贡献智慧和力量。
桃源乡中坝村1组:共筑乡村安全堤,同绘幸福新画卷
桃源乡中坝村位于桃源乡西北部,版图面积52平方公里,东邻本乡瓦沧村,西与丰溪镇接壤,南与大河农场接界,北与天宝乡交界。
中坝村1组户籍人口共57户168人,其中常住户数48户,整户外出9户,常住人口95人,外出人口73人,60岁以上高龄老人56人。该村四周环山,沿河而建,风景秀丽,但因地处山区且交通不便,一直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村民安全意识匮乏等诸多安全挑战。为切实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中坝村积极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全面开启乡村安全家园建设新征程。
集思广益汇众智
该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院坝会,举办乡村广播安全专题节目、设立意见箱以及入户走访等方式,多渠道收集意见,围绕乡村安全建设广泛征求村民建议,共收集到涉及自然灾害预警、治安防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住房安全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0余条。
众人的事众人来商量,由村“两委”推荐,共同缔造理事会和工作组入户摸排组建中坝村“安全智囊团”,由老党员、退休干部、返乡创业青年、教师以及具有丰富农业生产经验的村民代表组成。智囊团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深入研讨,初步拟定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建治安联防队、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教育为重点的乡村安全家园建设初步方案。由村民小组理事会组织召开院坝议事会,村民们各抒己见,对方案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完善,最终确定符合乡村实际、操作性强的安全家园建设方案。
齐心协力同筑垒
“我们安置点的排水涵洞堵塞,一到汛期水就漫到路上,长期这样会不会把路冲垮?”村民段升禄对入户人员发出疑问。“我们这一片6户人家,房子后面临河基堤都被冲毁了,真怕哪天半夜房子塌了,而且河里的大石头太多,非常影响汛期行洪。”村民邓忠和反映。在入户征集群众诉求的过程中,也听到诸多其他的反映,“上山唯一一条机耕路已经被水漫过了,我骑摩托车差点摔倒。”村民陈沛才说。
于是,经过村民小组理事会商议,召开院坝会征求群众意见,强化基础设施维修建设的工作提上日程,由理事会积极争取返乡能人及社会捐赠4000元,对寡妇沟上山机耕路浸泡路段进行硬化,确保群众上山劳作安全,在紧急情况下救援车辆能够顺利通行;由村“两委”组织挖机,村民小组理事会发动周家院子6户18人出工出劳对临河水毁基堤进行维修加固,保证群众居住安全,让群众住得安心;由理事会发动群众共同出工、出劳、出资对河口安置点涵洞进行了疏通,有效应对雨季洪水侵袭。村民小组理事会还组织群众在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地段设置防护网和警示标识,增强对地质灾害的防范预警能力。
安全红利润心田
“涵洞疏通了,以后下大雨也不用担心,理事会为我们办了实事!”段升禄高兴地说。“河里的大石头清理得干干净净,河堤也修复了,以后到汛期不用担惊受怕了,这个共同缔造确实能为老百姓带来好处!”邓忠和介绍着说。“现在这个路硬化以后,我骑三轮车都能轻松上山,也不用担心摔倒了。”陈沛才面露喜色。
院坝会中,群众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中透露着对共同缔造成果的肯定。中坝村共同缔造安全家园行动有效提升村组的整体安全水平,使群众的居住、生活、劳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村民们不再为自然灾害和安全问题而忧心。在共同参与安全家园建设的过程中,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乡村氛围,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安全稳定的环境也为乡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一些村民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业的信心更足,例如林下黄连种植面积扩大130亩,烤烟种植面积扩大217亩,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来源,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乡村发展的活力不断迸发。
如今,村庄道路整洁畅通,环境优美宜人,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通过共同缔造,中坝村从杂乱走向有序,乡村从凋敝迈向兴旺,邻里从疏离变得亲近。安全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融入生活的切实保障;和谐也非遥不可及的愿景,而是在每一次携手共建中成为现实。这一理念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寸土地,激发着内生动力,让民众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收获满满的安全感、幸福感与获得感。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