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天宝乡在巩固拓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经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坚持抓强基层堡垒、凝聚队伍合力、完善治理体系、建优活动载体,全面深化抓党建促社会治理探索,推动乡村党组织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强堡垒,增强乡村治理向心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自今年以来,调整充实5名村党支部书记,对全乡21名村级后备干部明确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跟踪培养,发挥“传帮带”作用。确定11个村级党组织为治理能力强化提升对象,从“四弱三高”方面深入查找问题,乡党委主要领导带领党建领导工作专班分村调度,从阵地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方面制订“一村一策”,按照一名领导班子包联1-2个支部、社区书记包保一个治理难度最大的支部工作举措,抓好现场指导、整改提升。结合实际,制定乡级和社区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清单,实行周汇总、月推进。多方筹措推进,改扩建4个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便民大厅,卫生室、图书室、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服务群众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天宝乡采取“三规范+三打造”模式助推乡村治理阵地建设取得新突破,即规范村级广场建设,以葛洞口村党建文化广场、孔雀村党建文化广场、蒿坝村党建文化广场为示范点在全乡打造党建文化交流中心;规范便民服务大厅建设,以蔡坝村、高桥村、泉河村为先行点在全乡各村打造便民服务中心;规范组织阵地建设,以云台观村、蔡坝村、泉河村、葛洞口村、高桥村为治理能力提升重点打造党员活动中心。
聚队伍,增强乡村治理融合力
依托党支部党员队伍,组建防汛“党员突击队”21支,组织党员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筑牢安全防线。在汛情防控中,涌现出了以小桂村党员吴义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关键时刻能冲能顶的抗汛先锋;二是壮大致富队伍,采取向外引进一批致富能人返乡兴产业,26名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打造了以天宝文化石、天宝鞋厂、粮援有机茶、群豪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特色产业发展车间,向内培育支持发展一批致富能人示范引领,全乡18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发展食用菌、烤烟、茶叶等特色产业,全年来全乡发展食用菌 万棒、烤烟基地1600亩、新增有机茶种植基地5100亩,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不断增强群众自生发展动力;三是优化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村村组建“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全乡志愿者人数注册达1100余人,常态化组织开展普法宣传、环境整治、扶老助残、公筷公勺等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志愿服务、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重治理,增强乡村治理推动力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天宝乡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增强基层治理能力”为目标,打造“高配”乡村治理体系,即依托基层党支部村村配上警务室,强化乡村治理警务阵地建设;依托支部委员村村配全驻村辅警,强化乡村治理辅警队伍建设;依托基层党小组村村配齐网格员,强化乡村治理网格员队伍建设,实现矛盾在一线化解、一线消化。全乡累计配备警务室12个,培训上岗驻村辅警21名,设立网格员63名,配齐“雪亮工程”监测设备126台,实现了全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同步大提升。
抓载体,增强乡村治理创新力
创新活动载体,凝聚群众向上向善内生动力,全力推动乡村治理再上新台阶。以百姓宣讲为载体,全乡累计组织百姓宣讲活动78场次,累计受众5000余人次,通过“讲政策话党恩、讲法律守规矩、讲典型学模范、讲新风倡文明”形式多样的活动,聚力乡风文明;以文明实践为载体,组织开展植绿护绿、清洁家园、环境整治、绿色低碳、公筷公勺等志愿服务活动60余场次,累计服务群众达11000余人次,实现月月有主题、村村有实践,营造全民参与、全员动手的浓厚氛围,建设“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水清、城美”天宝。(吴荣平、周元静)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