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 近年来,天宝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凝心聚力抓党建 争优创先促发展”的总体目标,强班子、带队伍、聚民心、促脱贫、谋发展,为群众干成了一件件好事、实事,赢得了民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带好“三支队伍”夯基础。一是带好机关干部队伍。结合实际和管理需要,成立5个农村社区,将有闯劲,有干劲,有能力,能担当的班子成员和驻村干部选派到农村社区任党总支书记,推行干部力量下沉和社区书记负责制,每个社区配备3-4人,管理3-6个村,机关干部住在社区,工作在村,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处理、干部群众鱼水关系在一线融洽。机关干部每月工作实行清单制,月初制定本月工作计划清单,主要领导审核后传阅公示,月末督办算总账。对机关干部坚持“日签、周结、月评、季查、年考”管理和末位淘汰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用制度规范干部言行。二是带好村干部队伍。落实村干部“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的工资结构,同步落实村干部共性指标+个性指标结构,改变了原来干部不敢管和不愿管的现象,绩效考核与村干部工资同比例增减,按季度差额发放,绩效考核和每季度兑现工资调动了干部积极性,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为脱贫攻坚奠定基础。三是带好党员群众队伍。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有困难找支部、要办事找干部”为主题的“双找”活动落地见效,增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突出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精心实施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双带”工程,推选“双带”典型52人,建立党员“双带”示范基地2个,党员带头领办合作社18家,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让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
突出“三个抓好”促提升。一是抓好“主题党日”活动和“双十星”争创。“主题党日”活动保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开到户院,开到田间地头,真正达到“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的效果;深化拓展“双十星”争创活动,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坚持科学设星、对标承诺、公开公示、跟踪问效、考评定级,要求支部和党员个人承诺接地气,具体实在,画好像、可操作、可量化、可测评。二是抓好党员发展。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致力于发展外出务工返乡能人、致富带头人、具有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优秀青年和村后备干部,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全乡现有党员574名,预备党员15名,入党积极分子105名,本年度预计发展党员12名。三是抓好村级后备干部管理培养。在选、培、管、用上下功夫,按照“学历高、年纪轻、能力强”的标准,通过推荐、审核、审批,建立后备干部库,并坚持定期补充调整;结合重点工作,围绕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群众满意度等方面重点培养教育,落实“传、帮、带”措施;对工作努力、政治坚定、群众满意度高的干部,大力宣传、表彰、选拔任用,实现人才价值的不断实现和提高。全乡现有后备干部21名,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2名。
抓实“党建+N”赋新篇。打好党建服务“组合拳”,注重发挥党建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速推动乡村振兴。党建+疫情防控。通过组织领导到位、人员摸排到位、人员管控到位、体温监测到位、环境卫生整治到位、便民服务到位、特殊群体关爱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等措施,组织207名党员干部和295名志愿者包村包组包院开展群防群控工作,“守住路口,守住村口,守住家门口”,让一系列强制约束性的管控措施转变为群众的意识唤醒和行动自觉,构筑了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达到了“路上不见车、室外不见人、人人戴口罩”的管控目标,实现了无疫乡镇和无疫村创建目标的全覆盖。党建+脱贫攻坚。一是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今年先后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专题会6次,动员全乡干部自觉改进工作作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将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评价党建工作的重要参考指标,把抓基层党建的成效真正体现到脱贫工作上,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加快脱贫的内生动力。二是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选派精兵强将到各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在助推精准脱贫工作中切实发挥了帮带作用。三是助推群众增收致富。按照“支部引领、党员示范、业主带动、群众主体”的思路,支持贫困户自主发展烤烟、食用菌等产业,增加村组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党建+环境整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优势,组织广大党员、志愿者及公益性岗位等人员集中开展“美丽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辖区内的主次干道、文化广场、绿化带、边沟、安置点、河道等点位进行全方位清理,营造全民参与、全员动手的浓厚氛围,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路净院洁天宝持续努力。(罗翔宇、胡淑娴)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