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新闻网讯(通讯员曹 洪) 近日,汇湾镇柳丰村罗江科忙着新建茶叶生产加工车间。他告诉笔者,茶叶加工车间建好后,不仅自己可以加工茶叶,而且方便合作社的农户来加工茶叶,为他们节约生产成本。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汇湾镇立足资源优势,突出贫困户的核心地位,积极探索“贫困户+”模式,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主体的参与带动,引领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脱贫。
“贫困户+公司”模式。该镇采取“引进来”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梅子垭、船丰、溜口等村创建7个茶叶特色示范园和示范区,按照“贫困户+公司”的发展模式,鼓励贫困户与企业合作,贫困户以扶贫政策资金或土地入股,转包土地、提供劳力;企业提供技术规划、承担风险、向贫困户提供分红等方式,实现企业发展、贫困户增收的目的。竹溪嘉禾公司在荣玉村流转荒山荒地5000亩,该村将5000亩土地以60万元股本入股公司,公司吸纳贫困户参与产业建设,发展茶叶、花椒,同时采取集中代养和分散养殖相结合,帮助贫困户发展养羊、养鸡。该公司还聘请20余贫困户参与基地建管,公司每年定期为贫困户分配收益。
“贫困户+合作社”模式。该镇大部分青壮年每年外出打工,农村务农人员越来越少。为此,该镇留守人员在当地致富能人的带动下,自发组织成立了各类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经营。位于柳丰村的汇湾镇科丰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在这样成立的,主要采取“贫困户+合作社+基地”模式,流转6户农户的荒地,发展玉米营养钵,为贫困户提供幼苗。同时等玉米成熟后,再按照不低于市场价的保护价进行回收,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
“贫困户+家庭农场”模式。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阮班友回到家乡创办了曾家寨家庭农场。目前,该农场依托曾家寨景区,为游客提供接待服务,经济效益明显。该农场积极吸纳当地贫困户参与农场管理,农场每年与贫困户签订务工协议,增加他们的收入。该镇还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通过“贫困户+家庭农场”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目前,全镇共有家庭农场7家,辐射带动700多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这些贫困户年可增收2000元。
以“贫困户+专业大户”模式。该镇长滩村种植能手余祥水依托当在资源优势,带动6户贫困户发展桃子、樱桃、柿子1000亩,核桃500亩,漆树600亩,形成了“贫困户+专业大户”新模式,今年。桃子、樱桃初次挂果,收入3万多元。为发挥专业大户在精准脱贫中的作用,该镇为每一户贫困户建立台帐,结合实际制定扶贫规划,采取“短期效益+远景发展”相结合的帮扶办法,引导大户以种养殖基地为中心,通过传、帮、带,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到目前,该镇共培育种养殖专业大户35户,帮扶300多户贫困群众发展核桃、花椒、桃子等产业,增收群众收入。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