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汇湾镇中心学校推进义务均衡教育发展工作纪略
通讯员 彭浩浩
题记:“一排土房子,几排木凳子,一群泥娃子”、“一个水泥操场,几间简陋教室,几个老教师”,这是我们对农村学校最初的印象,可当我们真正走进校园,走近学生时,我发现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汇湾镇中心学校,位于竹溪县南部山区,距县城50公里,这是一所标准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敢于突破自我,崇尚特色,如今已成为该县推进山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一颗明珠。
近年来,该校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以“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学生未来人生奠基”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了学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市级优秀平安校园、市级放心食堂、文明寝室荣誉称号、县级科普示范学校、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学校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等。
倾心谋划昔日旧貌换新颜
汇湾镇中心学校,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座农村学校。然而,当你走进它,就会发现这里的教育设施、课程开设、教学环境都很新潮。
这些均缘于近年来镇政府高度重视和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及全体教育工作者倾心努力,把教育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以校安工程、均衡发展和全面改薄工作为契机,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促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该校大力开展和谐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建设活动,目前,校内绿草如茵,四季花香,文化浓郁,优雅宜人。中心学校教学区、生活区相对独立,运动场扩建、塑胶跑道铺设工程正在紧张建设;回龙小学已早迁入新址;长滩教学点恢复重建完成;青龙教学点扩建已到位;柳丰教学点今秋实现迁建;投资近700万的镇中心幼儿园已顺利开园。
如果不告诉你这是一所农村学校,从孩子们的身上和教学上,很难看出这些孩子和城里孩子的差别。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排着队到微机室上课,教室里电子白板、触摸一体机等班班通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实验室、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专用室功能齐全,学生餐厅桌凳整齐划一。教育的现代化培养了农村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城乡一体化、教育现代化正在成为现实。
善满校园德育工作创新篇
德育与学生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汇湾镇中心学校,“善”主题校园文化随处可见。该校遵循学生的心理与品德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实际,学习借鉴先进的德育方法与经验,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努力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创新才能出彩。该校在开展好经典教育、安全健康教育、感恩教育的基础上,精心提炼“善”教育文化,把“上善若水善天下”作为核心办学理念,建设了以“善”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在教学中,把“善”文化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寻善源、存善心、发善言,行善事,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该校还动员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更新学校“三风一训”,制作学校的校徽,撰写《汇湾教育赋》,谱写校歌《梦想起航的地方》,编写校本教材《滨水新镇,茶香汇湾》,整个校园焕然一新,文化育人的氛围浓郁。
为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该校以“善”教育为切入点,着力打造校园景观文化、教师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专用室文化,以此全面提升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德育水平。学校以“善教育”为核心,凝聚“明善、向善、积善、扬善”的正能量,以“心善如水、崇善好学”和“尚真、尚善、尚美”的理念努力构建“积善成德、善满校园”的文明学校,以“仁爱厚德、博学善教”的宗旨努力打造“上善若水善天下”教师团队,以“励志笃行、乐学善思”为目标,努力培养“心善、言善、行善、善天下之人”。
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做好事、做善事、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格,学校经常组织开展“日行一善”为主题的活动,将善念渗透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随时挖掘善的基本思想,设计具有引导、感召、激励性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向善、行善、扬善的趋向性,使师生信念从善,一心向善。
爱心传递留守儿童沐蓝天
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了家长的教育。而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所占的比例很大,“我们要让所有孩子都一样的健康成长”,一直以来,该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都落实到了实际的行动中。
该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建立有“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临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该校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制定符合师生特点的“相守计划”,让孩子与父母定期联系,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老师们与 “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同时,增设学生生活能力训练活动,如开展“叠被子、牵床单竞赛”活动,从而增强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开展青春期健康知识讲座,与留守儿童结对成为爱心爸爸妈妈,全天开放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让孩子们说出心里的困惑和烦恼。面对一群可爱的老师们,用他们的一颗颗善心,为留守的孩子撑起了一篇蓝天。
均衡发展,惠泽山乡。汇湾镇中心学校正以“大创意、大视野、大画面、大气魄”的精神,规划着学校未来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汇湾镇中心学校的这张名片会日益精美,并成为竹溪教育领域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