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湾镇实施“绿色崛起”系列报道之二
通讯员詹双鹏
秋实摄影
秋实摄影
深秋时节,在汇湾镇贡茶文化广场,以大型茶具雕塑为中心的“茶香千里”、以大茶字地雕为特色的“茶韵品道”、以茶树花影为景观的“茶影花境”,为生态集镇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无限生机。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生态”这一主题,结合集镇建设,做亮“水”和“茶”文章,着力建设土地集约型、生态保护型集镇,努力打造绿色滨水新镇。到目前,“滨水田园”建设规划已经完成,“汇湾?印象”生态小区即将交付使用,集中安置区二期工程正在施工,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动工建设,三星大桥危桥修复工程和集镇防洪河堤正加快实施。
实施“三化”工程,集镇换新颜。该镇先后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集镇路面硬化、路灯亮化、安置点绿化“三化”目标。在路面硬化上,提档升级通县主干道“小双路”,改造老集镇街道,高标准建设安置小区主干道,增设人行道、绿化带、路灯、排水等设施。在集镇绿化上,新建生态景观河堤和生态苗木示范基地,做到集镇建设与绿化并举,提高集镇绿化覆盖率,对“滨水街”、“迎宾路”、“发展大道”等主要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累计新增公共绿地面积3万平方米,栽植高标准行道树500余棵;引资建设的樱桃、核桃、茶叶等高标准生态苗木基地已见雏形;修建亲水平台和生态河堤,沿线布绿,因势设景,建设带状公园。在亮化上,安装路灯、景观灯、草坪灯400余盏,25米高杆灯具一套,整个集镇夜晚灯光闪耀,五彩缤纷。
实施安置工程,集镇上规模。该镇针对城镇化率较低这一现状,实施集镇集中安置工程,充分发挥安置点示范带动效应。高起点规划。坚持傍水不伤水、依山不占山、贴林不伐树的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充分体现“贡茶”文化之乡、滨水之乡特色,聘请省市一流设计单位,高起点编制《汇湾乡总体规划》以及集镇和安置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自2012年6月以来,共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两个特色鲜明、功能配套、规模适度、服务功能完善的集约化安置点,新增住房200余套,实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200余户1000余人。
实施环境治理,集镇更靓丽。该镇以“美丽家园、清洁乡村”和“新三万”活动为契机,把环境整治作为生态家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工程,让集镇洁净靓丽。成立了镇、村建设管理办公室和综合执法中队,创新成立市政服务公司,配备综合执法车、环卫车、高压洒水车和移动式垃圾桶,每天定期对集镇进行清扫保洁。组织广大农户清理房前屋后卫生死角,疏通排水沟,搞好四旁绿化和庭院绿化,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积极开展省、市“生态、卫生、园林、文明”乡镇联创活动,努力打造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的“滨水新镇”。
今天,“滨水新镇”风生水起;明天,“滨水新镇”将会更加魅力无穷。
短评:生态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也是我县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的三大重要支撑之一。
近年来,汇湾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抢抓机遇,依托地理优势和资源特色,大手笔谋划生态城镇建设。
在建设中,该镇不贪大求洋、不务虚作秀,充分体现千年“贡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坚持傍水不伤水、依山不占山、贴林不伐树的生态保护原则,做到“镇中有绿、绿中有水,人中有绿、绿中有人”。一个整洁靓丽、绿水环绕、绿树环抱的“滨水新镇”矗立在人们面前。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生态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本。愿类似的生态城镇多起来。如果如此,我县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目标定会早日实现。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