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湾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记者子墨通讯员李晗
编者按:今年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在全县各级各地积极探索实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之时,县委机关杂志社忠实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陆续组织记者深入部分乡镇、村组,挖掘转型发展典型,推广转型发展经验,展示转型发展成果,并从即日起推出《促转型谋发展》专栏,以此把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工作引向深入。今日继续推出汇湾镇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系列报道之一《贡茶之乡“转身”记》,敬请关注。 >>>鄂坪系列一 鄂坪系列二 鄂坪系列三 汇湾系列一

“长江三峡水、楚地梅子茶”。初夏时节,记者走进汇湾镇,在享受了满眼的“绿野”后,惊喜地发现,20米的宽敞道路两旁,三层砖混结构的房屋整齐划一的排列着,宽敞的阳台,白墙灰瓦,十分洋气。原来这是该镇的移民新居。
近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使汇湾镇发生了天壤之变。
汇湾镇因汇湾河的全境贯入而得名,距离县城43公里。长期以来,由于不与相邻市县接壤的地理区划格局,处于群山的“包围”和闭塞的“夹缝”之中的汇湾镇如何突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挑战。近年来,该镇通过巧打资源牌、建设滨水镇、嬗变生态镇,迎来了经济社会繁盛瑰丽的今天。

突围:绿色产业壮筋骨
汇湾镇境内有3万亩耕地,20万亩林地,75%的森林覆盖率。丰富的山林资源,让该镇的茶叶、板栗、核桃很出名,但是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实力,这些却成了羁绊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的一个坎。为此该镇把脉镇情,将壮大绿色产业作为转型的高速引擎,全力构筑一条绿色的突围之路。
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该镇以“一主四大”富民强乡产业来谋篇布局,坚持茶叶产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做大做强“贡茶产业”,加快“小双路”和“小法路”沿线两条生态茶叶产业带建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思路,一手抓茶叶产量提高,一手抓茶叶品质提升。创新机制,坚持不懈发展壮大茶园面积,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梅子贡”、“竹溪贡茶”的品牌知名度,拓宽产品销路,带动茶农增收。
截止目前,该镇茶叶面积增至4.2万亩,茶叶示范村5个,专业村9个,专业合作社5个,高标准茶叶加工车间10个。今年累计生产春茶13万公斤,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仅此一项茶农人平增收3500元。
依托资源,壮大水电产业。通过创优条件,大力招商引资,在原有的汇湾电站的基础上,梯级开发秦坪、周家垸、白果坪、白沙电站,全镇已建电站9座,总装机12万千瓦,平均年产值2.5亿元,实现税收2500万元。
茶水先行,种养紧跟。万亩板栗核桃、千亩黄姜烤烟、百户猪牛羊鸡,绿色种植上规模,生态养殖出大户。低碳产业、绿色经济,特色尽显,富民强乡,势头强劲。“绿色资源富镇”成为该镇的响亮名片。




破茧:滨水新镇靓乡村
如何打破瓶颈,让绿色资源走出深山,带动农民致富?
求变是前行不竭的力量,没有破茧的勇气,就不会收获化蝶的美丽。该镇用发展的眼光绘制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滨水新镇,建立竹溪中南部中心镇,交通、农产品集散、生态观光旅游中心的宏伟蓝图。
以集镇为中心,向东、西、南三方拓展,以道路延伸为纽带,把原10米宽的街道改建为18米宽双向4车道“滨水大道”,增设人行道、绿化带、路灯、排水等设施。改造老集镇,兴建新集镇,同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工程,完善“一河两岸”“贡茶文化”配套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终结了“弯弯曲曲一条路、破破烂烂一条街”的历史。
项目支撑、市场运作、招商引资、借势发力,推进小河口中心集镇建设。在实施中,统筹空间、民生、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功能及事业发展为一体的“一轴两带三区”建设。
改善交通环境,化解瓶颈制约。正在筹划改线的省道“兴界路”将顺行万江河,穿过中心镇,形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出口更畅的交通“大动脉”格局。
“滨水新镇”辐射带动美丽乡村建设。青龙、白果坪、秦坪片区等宜居美丽乡村正在筹建,到2015年,可建成省道沿线柳丰、双竹园、土地梁等7个美丽乡村示范区。

嬗变:生态之镇显活力
历经绿色产业的高速引擎,和建设滨水新镇、美丽乡村的破茧阵痛,如今的汇湾镇充满发展的活力,以生态的发展理念,构筑农业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将会推动汇湾镇走出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汇湾是绿色的,原来散乱无章的菜地水田、荒山荒坡,变成了漫山遍野的茶带、攀栈而上的黄姜和茁壮成长的烟苗,变成了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的产业基地,孕育着日益蓬勃的产业发展态势。
汇湾是生态的,“汇湾印象”生态小区采用新型环保建材,最新生态养生园林景观设计,兴建10栋小高层楼房,作为生态养生示范点引导乡民的生活生态化,高产田改造、低丘岗改造项目正在实施。
汇湾的经济是跳动的,去年全年开工建设22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1.2亿元,其中引资项目6个,实现引资额4000万元。
汇湾的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该镇每年将80%以上财力投入到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生产服务等民生项目上,完成移民400余人,教育教学均衡发展,社会养老保障有力,惠农政策如实兑现。到2013年底,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近3亿元、财政收入200余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近亿元、工业总产值近2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6691元。
群山依然怀抱,但今日的汇湾镇已经嬗变成美丽的“俏美人”,掠过曼妙风景,转身之后的汇湾镇将会越走越宽!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