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竹溪县新洲镇,山林葱郁,生机勃勃。近年来,新洲镇立足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发村的果药间作基地,是新洲镇林下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曾经,这里的幼龄茶园植株小、行间距大,大部分地块闲置,杂草丛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洲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思路,引进专业市场主体,引入芍药套种技术,在500亩幼龄茶园里套种脆李和芍药,打造出“树上产果、树下生药、以短养长”的立体经济模式。
脆李每年3月开花、6月结果,芍药每年5月开花、三至四年可采收,二者错峰生长、互不影响。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提高了脆李的糖度和芍药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报酬”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周边80余户群众在家门口增收,曾经的“闲置地”真正变成了“致富田”。
除了果药间作,新洲镇还积极发展林茶、林蜂等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在杨家湾村,茶叶与玄参套种示范基地里,茶树郁郁葱葱,玄参长势喜人。在吴家湾村,茶叶与射干套种基地里,株株射干蓬勃向上,棵棵茶树丰冠挺拔。茶叶与玄参、射干的套种,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为茶农开辟了增收新路径。在双龙、贺家湾、鲁溪沟等村,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林下养蜂,利用传统养蜂技巧和现代化养蜂模式,大力发展林下养蜂,优质的蜂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也让养蜂户们的日子越来越甜蜜。
新洲镇还以花为媒,将芍药基地与楠木湖景区相融合,大力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停车场、游步道,打造七彩风车长廊、特色“打卡”牌。丰富活动内容,串联脆李采摘、芍药研学、田园摄影、垂钓、全鱼宴、鲜鱼馆等业态,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带动楠木湖周边农户发展民宿、餐饮等经营主体近百家,农旅融合真正让“风景”变“钱景”。
从“单一种植”到“立体生金”,从“默默耕耘”到“农旅融合”,新洲镇用创新和实干书写着林下经济的精彩篇章。下一步,新洲镇将持续以产业振兴为抓手,继续探索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带动集体经济壮大、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开拓新渠道,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柯阳洋)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