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巫南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新洲镇搬迁安置区建设工程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搬迁安置区位于新发片区核心区,紧邻规划中的十巫南高速新洲互通口,占地面积约27亩,可安置群众20户75人,总投资2500万元。该项目作为服务重大交通工程、保障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新洲镇秉持“安置先行、民生为本”理念,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全力确保搬迁群众“住得安心、过得舒心、充满信心”。
科学规划,安居与发展并重。安置区建设充分结合区域发展规划,以“农旅融合、生态宜居”为目标,统筹住房建设与公共服务配套,同步规划百姓舞台、文化广场、共享菜园、医馆等,打造30分钟便民生活圈。据该镇党委书记刘军介绍“安置点采用统一规划、分期建设模式,首期住房建设已经完工,并全部搬家入住。同时规划打造全县唯一以“渔”为特色的集餐饮、民宿、农产品销售、休闲娱乐、垂钓于一体的多功能渔人码头接待中心,坚持基建同步、产业同步、服务同步、治理同步,让群众搬得进、住得稳、能发展、可致富。”
生态宜居,绿色理念贯穿全程。新洲镇库区作为汉江支流,承担着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的职责。安置区临水建设,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利用自然坡地打造阶梯式景观带,配套建设生态步道、生态停车场、和健身广场等,绿化覆盖率超60%。同时引入太阳能照明、雨污分流、人工湿地等低碳环保技术。将绿色环保理念全过程渗透。“没想到安置区越建越好,看着一天天的变化,建成后家门口就是公园,还能给我们带来无形的财富流量,比老房子好的多啊!”首个搬家的村民席大林感慨道。
路通业兴,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十巫南高速公路建设就像带动新洲百姓致富的一条“金腰带”,承载着全镇人民的一致期盼。高速公路通车后,新洲镇将融入“鄂西1小时经济圈”。依托这一区位优势,新洲镇紧紧围绕新洲库区、楠木寨、双龙漂流、农特产品和山水林田等自然景观,开发精品线路植入全域概念,挖掘旅游资源释放市场潜力,讲好“五水归一、楠木故里”和樊梨花的故事。同时成立镇村运营公司,采取“支部引领+公司运营+农户”的模式进行市场化运营,通过“务工得薪金、入股得股金、流转得租金”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新洲镇高速安置区作为十巫南竹溪段规模最大的集中安置区,不仅是建设新家园,更是建设新洲人民致富的新起点。(熊吉蒲)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